艾格农业网首页

粮油网 | 农资网 | 水产网 | 畜牧网 | 乳业网 | 木材纤维网 | 食品网 | 农业期货网 | 农业报告数据搜索网
www.agrisns.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食品网 > 食品信息 > 蔬菜 > 正文

品种创新技术改良 中国草莓育种开始发力

 来源: 艾格农业数据库(Cnagri Database)   点击: 加入艾格农业|获取免费农业数据
分享到:

  有“水果皇后”美誉的草莓,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草莓新品种日益增多,成为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水果之一,中国各地也普遍有所种植,其中四川双流、安徽长丰、辽宁东港、河北满城、浙江建德等地是有名的草莓主产区。目前,中国草莓主栽品种仍以引进的欧美和日本品种为主,令人欣喜的是,中国草莓育种也已开始发力。通过国产品种创新,育种技术改良,争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草莓育种知多少

  Q1草莓育种从哪儿起源?

  当今世界各地进行经济栽培的草莓均属于栽培种凤梨草莓,是弗吉尼亚草莓和智利草莓两种野生草莓杂交的后裔。

  1714年,一位法国军官从智利将5株草莓带回法国。由于这5株都是雌株,草莓又是雌雄异花繁殖,为提高结实率,各地将智利草莓与弗吉尼亚草莓混合栽培。

  现代栽培种大果凤梨草莓于1750年起源于法国,很快引种到英国、荷兰等国。

  Q2发达国家草莓育种经过了怎样的历程?

  凤梨草莓从法国引种到欧洲其他国家后,英国人较早开始了草莓育种工作,在19世纪育出了一系列草莓品种,其中Keens Imperial(1814)、Downton和Elton(1828)、KeenSeeding(1821)几个品种主宰了欧洲草莓市场近半个世纪。

  1851年,美国培育出第一个现代草莓品种,它使草莓栽培有了很大发展。在20世纪,美国先后推出全明星、常德乐、甜查理和卡姆罗莎等一系列世界知名的品种。

  20世纪初,日本加快了草莓育种工作,先后育出了福羽、宝交早生、春香和丰香等一系列适合促成栽培的品种。

  Q3我国草莓育种经过了怎样的历程?

  引种:我国是野生草莓的起源地之一,但最初大果型栽培草莓品种全部从国外引进。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沈阳农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等单位先后从苏联、东欧等引入一批草莓品种。迄今为止从国外引进草莓品种300余个。

  实生选种:我国草莓新品种选育是从国外引进品种的实生种子的选育工作开始。1948年中央农业实验所在国内最早开展了草莓实生选种工作,1953年选出紫晶、金红玛、五月香3个品种。

  沈阳农学院从1957年开始开展草莓实生选种工作,先后选出绿色种子、大四季、沈农102、明晶、明磊等品种。

  杂交育种:1958年,沈阳农学院在国内最早开始草莓品种间的杂交育种。

  20世纪70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80年代,我国草莓育种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内许多单位先后开展了以早熟、大果、优质、抗旱(抗寒)为育种目标的杂交育种工作,先后育成了20余个草莓品种。

  2012年,世界草莓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世界草莓大会每4年举办一次,被称为“草莓界的奥运会”,2004年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世界草莓大会,八年后大会在中国举办,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了中国草莓生产的现状。

  Q4我国草莓种质资源是怎样分布的?

  我国野生草莓种质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天山山脉、长白山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秦岭山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是天然的野生草莓基因库,蕴藏着资源丰富的野生草莓,存在较多的种、变种和类型,其中许多为珍贵、珍稀的种质资源。

  Q5我国草莓种质资源保护情况如何?

  从1981年开始,我国建立国家果树草莓种质资源圃,分别设在北京(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院内)和江苏南京(江苏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院内),标志着我国草莓的引种、资源保存等方面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些省级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也建立了草莓资源圃。如河北省农科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保存200余份,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保存种质163份。

  一些地方研究所或私人单位也保存了一些草莓种质资源,如辽宁省东港市草莓研究所、河北省保定市草莓研究所、吉林省蛟河市草莓研究所都保存了100份以上的草莓资源。

  目前全国共收集保存野生草莓、地方品种、引进品种、国内各研究所新育成的品种(系)等种质资源1000余份。

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微信扫一扫: 尽“扫”天下农商情

艾格农业报告:数十种常规报告,上百份专项报告,帮助您了解农业产业,预测价格趋势。
详细常规报告请点击:http://product.cnagri.com/chanpin.html
详细专项报告请点击:http://product.cnagri.com/baogao.html
更多数据请访问艾格农业数据商城:http://shop.cnagri.com/
责任编辑:艾格农业
本文标签: 品种 创新 技术

客户服务

联系人:柴晓丽
电 话:8610 64402035
传 真:8610 64402039
Email:yao@boabc.com
 
农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