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农业网首页

粮油网 | 农资网 | 水产网 | 畜牧网 | 乳业网 | 木材纤维网 | 食品网 | 农业期货网 | 农业报告数据搜索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畜牧网 > 畜牧信息 > 牛羊 > 正文

黑龙江甘南县兴久村奶牛“入托” 奶农进账2000万

 来源: 艾格农业数据库(Cnagri Database) 点击:

  兴久村,是甘南县比较偏远的村,但“名头”却越来越大。几年前,兴久村就是全县远近闻名的奶牛养殖专业村,奶牛存栏总量全县第一,很多农民靠着“铁杆庄稼”走上了致富路。

  不久前,记者到这个奶牛养殖专业村采访,可在村里转了大半天,也没见到一头奶牛,正纳闷时,村委会干事杨万里急匆匆赶来迎接我们。经询问得知,兴久村农民已经告别了过去奶牛散养的习惯,早已成立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了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如今,全村奶牛都走进“托牛所”,实现了标准化集中规模饲养。

  在前往奶牛养殖小区的路上,小杨眉飞色舞地介绍起村里近几年的发展变化:“现在每家平均养5头奶牛,全村奶牛存栏量少说也有4000头。去年,我们靠着奶牛业全村牧业收入实现2000多万元,人均畜牧业收入突破8200元,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

  在新建的奶牛养殖小区门口,记者遇见村支书吕高祥,与几年前相比,他看上去皮肤更黑了,人也瘦了许多。提起奶牛养殖合作社,吕高祥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拉开了话匣子:“前些年,村里的奶牛养得多了,乡亲们虽然都富了,可随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家一户散养经济效益低,防疫灭病和配套服务设施跟不上,对环境卫生也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村里开始筹建奶牛养殖合作社,决心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

  采访中我们得知,2009年,兴久村在最初开始搞奶牛养殖合作社的时候也遇到了不少阻力,农民们已经习惯了散养奶牛,“冷丁”把奶牛托付给别人养心里总是不托底,吕高祥就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还领着大伙到外面参观学习,给大伙算账对比。经过多方努力,全村总算有60户奶农愿意联合起来加入奶牛养殖合作社了,大家七拼八凑筹了160万元,当年年底建成了合作社。奶牛养殖小区实行一站式办公,推行技术服务、疾病防治、鲜奶销售、经营管理、物资供应 “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了奶牛的规模集中饲养,提高了全村奶牛养殖的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养殖户在用电上享受农电优惠,奶资享受乳品加工企业的上浮价格,仅此两项就为奶农年增加效益31万元。当年合作社累计交售优质鲜奶1200吨,净收入近200万元。第一批加入的合作社社员张继成领着分红的6万元钱乐得合不拢嘴,过去他家散养6头奶牛,一年最高也就收入3万多元,入了合作社,经济效益足足翻了一番。

  别的村民看到加入合作社有甜头,第二年也纷纷入社,一些养牛大户也相继组织起来成立了奶牛养殖合作社。眼下,这个村已有大大小小奶牛养殖合作社6个,先后吸纳全村90%的奶牛入社集中饲养。

  为了搞好配套服务,兴久村还先后建起300平方米机械榨乳厅、600平方米青贮窖、机械加工车间、无害化处理场300平方米。去年,他们村奶牛养殖小区内又建起了饲料加工厂、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厂和沼气池等配套设施,已经实现了原料循环往复利用,限度地实现了节本增效和节能减排。

  现在,靠着走合作经营的路子,高标准奶牛养殖,兴久村农民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了。

责任编辑:艾格农业
本文标签: 黑龙江 甘南县 奶牛

客户服务

联系人:姚万军
电 话:8610 64402035
传 真:8610 64402039
Email:Service.boabc@boabc.com
 
农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