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农业网首页

粮油网 | 农资网 | 水产网 | 畜牧网 | 乳业网 | 木材纤维网 | 食品网 | 农业期货网 | 农业报告数据搜索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食品网 > 食品信息 > 蔬菜 > 正文

青海“马铃薯年夜王”阿存林带农人配合致富

 来源: 艾格农业数据库(Cnagri Database) 点击:

  在湟中县李家山镇,科技特派员阿存林被人们称作“马铃薯大王”,得到这一称号就是因为他一会种,二会卖。

  今年41岁的阿存林2003年就加入到了科技特派员队伍,干了几年技术推广工作,他发现,每到收获季节,李家山镇的很多农民都在为销售而发愁,“农产品卖难”成为种植户的一块心病。阿存林心想,科技特派员不能光为农民开展技术服务,还要和农民捆绑起来一块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考虑到李家山镇马铃薯种植规模大,他决定成立一家马铃薯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供应薯种、产中指导技术、产后负责收购销售的全方位服务。

  2008年,阿存林成立了湟中县存林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准备带着农户走“专业合作社+市场+农户”的路子。由于他在李家山镇从事了多年的技术推广工作,农民对他很信任,都把马铃薯交给他卖。面对堆积如山的马铃薯,阿存林心里并不慌张,因为他早就联系好了买家。他曾在外出学习期间认识了一位武汉的马铃薯经销大户,并留下了对方的电话。合作社成立后,他就和对方密切地联系上了,对方要400吨马铃薯,每斤售价4毛钱。

  为了一炮打响,阿存林精挑细选了400吨马铃薯,发往武汉,并亲自跟了过去。可是货到了武汉,事情却出现了三百六十度大转弯,对方竟拒绝接收这些马铃薯。阿存林送过了的马铃薯无论从包装、规格还是从品质上都达不到对方的要求。原来,内地的大型农贸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很严,甚至连每一袋的马铃薯的大小和重量都有明确的要求。武汉的经销商还告诉阿存林,南方人喜欢用马铃薯涮火锅,这就要求马铃薯的淀粉含量要低,不容易煮烂,而阿存林这回送过来的马铃薯淀粉含量高,在南方市场并不受欢迎。

  最后阿存林以每斤两毛钱的价格把400吨马铃薯处理掉了。

  武汉之行虽然亏了本,但阿存林并没有气馁,因为他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回来后,阿存林对马铃薯种薯进行重新调配,决定第二年在黄土地种青薯168,青薯168淀粉含量低,在黄土地上种更容易高产,专供南方市场;在沙地等其他土地种青薯9号等品种,青薯9号淀粉含量较高,适合炒菜用,专供北方一些城市。

  2009年春耕的时候,农户在阿存林指导下对马铃薯进行了分类种植。

  马铃薯种下了,阿存林一面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一面打听内地市场,扩大销售区域。同时他还对马铃薯的包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09年再销售时,不仅武汉的客户非常满意,广州的一些客户也对合作社的马铃薯给予了好评。

  为了更好的发展本地青薯168等品种的种植,打造优良品牌,阿存林经过多方努力,注册了“云谷红”商标,提高了青薯168等品种的的品牌优势,“云谷红”成了近两年来湟中县农业特色经营的一个亮点。目前,“云谷红”品牌马铃薯已销往全国13个省市,客户30多家。

  马铃薯市场销售规模扩大了,阿存林趁热打铁在李家山镇甘家村修建了1000吨马铃薯贮藏窖1座和马铃薯交易市场一处,有效缓解了马铃薯越冬贮藏和种薯储藏困难问题,实现了反季节销售,大幅度增加了销售收入。

  现在,阿存林的合作社已发展会员1200名农户,今年共收购马铃薯4200吨,销售收入达588万元,亩产经济效益达到2500—3000元。

  李家山镇阳坡村村民朱有录告诉记者,他家有5亩马铃薯地,以前很难卖上价钱,自己吃又吃不完,放不住了,只好喂了牲口。现在好了,和科技特派员阿存林的合作社签订了收购合同,他们不仅提供种薯和技术服务,还全部收购了马铃薯,今年,一亩地就卖了两千多块,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艾格农业报告:数十种常规报告,上百份专项报告,帮助您了解农业产业,预测价格趋势。
详细常规报告请点击:http://product.cnagri.com/chanpin.html
详细专项报告请点击:http://product.cnagri.com/baogao.html
责任编辑:艾格农业
本文标签: 青海 马铃薯 林带

客户服务

联系人:姚万军
电 话:8610 64402035
传 真:8610 64402039
Email:Service.boabc@boabc.com
 
农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