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农业网首页

粮油网 | 农资网 | 水产网 | 畜牧网 | 乳业网 | 木材纤维网 | 食品网 | 农业期货网 | 农业报告数据搜索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食品网 > 食品信息 > 蔬菜 > 正文

建造“种业航母”势在必行

 来源: 艾格农业数据库(Cnagri Database) 点击:

  种子企业多是小舢板

  记者从省种子管理局了解到,黑龙江省现有种子企业631家,但注册资本500万以上的企业仅有166家,只占26%。全省有种子商店近8000家,数量众多,总体上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不高。

  有专家指出,国际大型种子企业有着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进入全球范围内的种子资源垄断、技术垄断和产业垄断阶段。数据显示,世界前10强的种子企业在世界种子贸易额中所占份额达到35%,而我国前10强种子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还不到10%。

  相比巨轮般的跨国种业,黑龙江省种子企业还是“小舢板”。黑龙江省种子企业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尚处于从原始积累向快速发展的过渡阶段,在资源、资金、人才、技术方面的积累十分有限,开发新品种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普遍脆弱。

  种子企业研发乏力

  作为高科技集中行业,研发能力无疑是种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目前黑龙江省种业整体研发能力不强,多数种子企业靠从科研机构购买品种或依托科研机构的产品从事经营活动,在科研育种上缺乏基础性研究,种质资源挖掘利用比较滞后。

  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曹靖生说,种业是技术导向型产业,外表看来极为普通的一粒种子,背后承载的却是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技术积累。育种科研人员如同医生,除了需要专业技术,还需要积累经验。培养一个育种科研骨干大概要用10年左右时间,而黑龙江省多数种子企业只有十几年的历史,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研发队伍,尤其缺乏能进行顶层设计的高水平专家。

  据了解,国际种业巨头一般把销售收入的10%左右用于科研经费,大量的资金投入形成了研发——育种——生产和推广——销售——服务——下游产业这样一个强大而完整的产业技术链条。而我国种子企业过分依赖购买品种,忽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平均只有3%,根本谈不上形成下游的产业链条。

  黑龙江省一位种子企业的负责人说,企业没有自己的科研队伍,就无法发展;而没有科研投入,必然造成人才流失,也不会有好的品种出现。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就没有发展动力,因此只能在初级阶段徘徊。

  建“航母”势在必行

  有关专家认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了现代种业发展的重要性,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也将陆续出台。我国种子企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黑龙江省抢抓机遇迅速行动:打破所有制、行业和地域的界限,促进地方与农垦、科研单位与企业、省内与省外国外种子企业实现强强联合,组建大型种业集团——

  黑龙江垦丰种业有限公司快人一步:他们在2011年就整合了垦区80多家种业公司和6个科研单位,成为垦区唯一一家大型种子企业。整合后,公司总资产由2亿多元增加到了10亿元;年生产、加工、销售种子能力将由2万多吨增加到25万吨;年销售额将由3亿元增加到20亿元。目前,公司已完成在全省范围内的试验展示、市场营销网络及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布局。

  近期,黑龙江省骨干种子企业、久龙种业有限公司也正联合省内5家中型种子企业成立种业集团。该集团将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公司人才、技术、设备、资金和品种等资源优势,分别建立种子研发、生产、销售分公司,共同开发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产品,树立新的企业产品品牌,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久龙种业董事长宗玖直言,必须走“强强联合”之路,惟有此路,才能让我们的民族种业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艾格农业
本文标签: 建造 种业 航母

客户服务

联系人:姚万军
电 话:8610 64402035
传 真:8610 64402039
Email:Service.boabc@boabc.com
 
农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