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农业网首页

粮油网 | 农资网 | 水产网 | 畜牧网 | 乳业网 | 木材纤维网 | 食品网 | 农业期货网 | 农业报告数据搜索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粮油网 > 粮油信息 > 大米 > 正文

早稻低调迎新 稻米市场或进一步分化

 来源: 艾格农业数据库(Cnagri Database)   点击:
分享到:

  上半年稻米市场简要回顾:粳强籼弱逐步显现    

  受稻谷生产连续增产、国家大幅上调稻谷最低收购价、进口大米继续增加和镉米事件等因素的共同影响,2003年上半年国内稻米市场整体整体呈现震荡走势,但各品种走势却出现了明显分化。
  一方面稻米市场总体呈现震荡走势,波动幅度收窄。以全国稻谷收购价格指数为例,年初该指数为144.63,是年内最低水平,最高为145.7,4月下旬重新回落至145以下,6月底为144.31,为年内最低水平。上半年波动幅度仅为1.39,波动幅度不足1%,整体呈横向运动。而2012年该指数全年波动幅度为6.35,2011年该指数全年波动幅度达15.01,2010年更是达到了24.76。今年稻米市场整体波动幅度可谓是近年来最少的一年。
  另一方面,虽然稻米市场总体波动幅度不大,但各品种之间的波动幅度却不小,且粳籼价格呈现背离走势,粳稻市场稳中有升,籼稻持续走弱,特别是二季度后粳强籼弱特征更为明显。年初,东北地区及安徽等主产区的粳稻行情较弱,收购价格基本位于2800元/吨,托市收购仍在进行。经过半年的运行,粳强籼弱格局开始显现。产区方面:6月底,建三江地区水稻收购价格在2940-3020元/吨,较年初上涨180元/吨;大米出厂价格在4160-4200元/吨,上涨200-280元/吨;湖南长沙早稻价格2520元/吨,较年初下跌140元/吨左右。晚籼稻收购价为2540元/吨,下跌120元/吨。销区方面:6月底,杭州市粮油批发交易市场安徽产标一晚粳米为4120元/吨,较年初上涨180元/吨;江苏产特制晚粳米为4220元/吨,上涨120元/吨;安徽产标一晚籼米为3400元/吨,下跌400元/吨。

  同时,随着粳稻价格的持续上涨,6月底,东北地区的圆粒粳稻价格已普遍回升至3000元/吨以上(标准水分稻谷),并稳稳处在今年的粳稻最低收购价上方。而籼稻因为走势较弱,目前的价格基本上运行在今年托市收购价的下方。如湖南长沙地区中晚籼稻收购价为2500~2580元/吨,江西中晚籼稻收购价为2560~2610元/吨。均于2013年稻谷的最低收购价2700元/吨有较大差距。随着粳稻价格的持续走强和籼稻市场的持续走弱,粳籼价差继续拉大。6月底,黑龙江虎林地区粳稻收购价为2850元/吨,湖南长沙地区晚籼稻收购价为2540元/吨,两地价差达300元/吨,价差较年初拉大了110元/吨。同期,黑龙江虎林地区粳米出厂价为4050元/吨,湖南长沙地区晚籼米出厂价为3820元/吨,两地价差为230元/吨。较年初拉大了150元/吨。在产区粳籼价差拉大的同时,销区的价差也在拉大。6月底,杭州市场安徽产标一晚粳米为4120元/吨,安徽产标一晚籼米为3400元/吨,粳籼价差为720元/吨,较年初拉大了580元/吨。
  正因为粳籼走势出现分化,粳稻价格的上涨被籼稻的下跌所抵销,才使得上半年稻米市场整体波动较小。
  三季度稻米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早稻产量    

  虽然稻米价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供求关系对稻米价格的影响是最根本的。由于国内稻谷产量已连续九年增产,且今年继续增产的可能性较大,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稻米市场供需平衡有余,供应形势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好的时期。单纯从供求角度讲,稻米市场整体已不具备趋势性的上涨机会。只有个别品种、局部地区在三季度才有可能出现阶段性上涨行情。
    
  同时,三季度也是早稻收获上市的时期。作为最早收获上市的稻谷品种,其走势对年内稻谷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市场上的陈早稻呈供大于求之势,早稻价格因而低迷不振,进而影响到了部分地区储备早稻的轮出。而储备早稻轮出不畅,则有可能减少今年早稻轮入数量,并对仓容与资金带来一定压力。当前新季早稻已开始收获,从目前早稻的生产形势来看,总体丰收可期。各部门也均预测早稻产量会有小幅增加。其中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今年早稻产量为3370万吨,同比增加41万吨,增幅为1.2%。江西农业厅本月12日预计该省早稻总产同比增加20万吨以上,湖北省预计早稻产量较上年增加5.5万吨.如早稻生产继续丰收,可能会加重早稻供应压力。
  稻谷最低收购价    

  1月30日,国家公布了新年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当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每百斤132元、135元和150元,比2012年分别提高12元、10元和10元,这对于保障稻谷市场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只有粳稻市场收购价格位于托市价上方,中晚籼稻与早籼稻的价格均低于今年的托市收购价,预计新的早籼稻上市后,收购价也可能低于托市收购价。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在7月2日下发了《2013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预案》指出,2013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为人民币132元/百斤,以2013年生产的国标三等早籼稻为标准品。相邻等级之间等级差价按每百斤2元掌握。最低收购价是指承担最低收购价收购任务的收储库点向农民直接收购的到库价。执行《预案》的早籼稻主产区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5省(区)。其他早籼稻产区是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由省级人民政府自主决定。托市收购预案的启动将对早籼稻收购市场的稳定提供有力的保证。
  临储粳稻轮出    

  2011年与2012年秋粮上市之时,因市场走势较弱,国家在粳稻产区启动了托市收购,其中2011年黑龙江累计收购临储粳稻823万吨,2012年黑龙江托市粳稻收购350万吨,安徽托市收购6万吨,两年合计收购了约1179万吨。扣除2012年已向市场投放的近6万吨,目前国家还掌握着1173万吨临储粳稻的库存,约占2012年粳稻产量的18%。由于当前国内粳稻价格已高于托市价,顺价销售条件已经具备。如果后期粳稻价格继续上涨,临储粳稻的轮出将会提上日程。由于当前临储粳稻库存数量较大,一旦开闸轮出,必将有助于改善粳稻市场的供应,对持续保持强势的粳稻市场走势形成一定的打压。
  进口大米冲击    

  继上年大量进口大米后,今年上半年国内大米进口继续保持增加趋势。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五月,我国进口大米数量累计达115.39万吨,同比上升19.48%。这其中还不包括走私大米。大米进口同比大增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大米增产,各大米生产国有出口大米的冲动。同时,国内大米价格较高,国际米价相对较低,内外大米价差较大,进口利润丰厚,特别是低端大米的进口获利更丰,导致近九成的进口大米为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低端大米。目前来看,国际大米产量继续增加,供应形势向好,预计年内价格难以走高。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2013年全球大米产量5亿吨,增长1.9%。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2013/14年度大米产量提高1.91%,高于当年需求量。由于国际米价依旧较低,大米内外价差仍较大,进口大米价格竞争优势仍较明显,在利益的刺激下,大米进口的冲动将难以遏制,尤其是低端大米进口规模仍将较大。2012年二季度以来,受低端进口大米冲击,国内籼稻市场持续走弱。在稻谷产量连续第九年丰收的今年,如后期进口大米继续大量入境,可以预料,籼米将与上年一样仍可能受伤害最深。
  镉大米事件    

  自2013年2月下旬,湖南镉超标大米进入广东市场的消息报道以来,广州多地的粮食市场开始拒绝湖南产的大米,湘米出现滞销。湖南素有“鱼米之乡”和“湖广熟,天下足”之美誉,稻谷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单靠省内销售是无法全部消化的。随着该事件的不断发酵,湖南稻谷压库滞销,对整个籼稻市场带来较大负面影响。而且时间拖得越久,对籼米市场越是不利。而在湖南大米滞销的同时,其留下的缺口一部分可能会被其它地区的籼米所替代,这将导致籼米市场区域价格产生新的不平衡。而更多的人可能会倾向于选择优质的粳米或进口大米,成为推动后期粳米市场走强的新动力。
  三季度稻米市场走势前瞻    

  早稻低调登场,托市收购预案启动可能性较大    

  7月中旬,我国新季早籼稻开始陆续收获,部分地区已有零星上市。由于当前陈早籼稻收购价格低于125元/百斤,且新早稻谷为尚未充分整晒,水分、杂质较高的毛粮,因此开称价格均低于上年同期。当前湖南益阳地区新季早籼稻零星收购价格为122元/百斤左右,常德123-125元/百斤左右,江西南昌为120-125元/百斤左右,武汉米厂到厂价格在119-120元/百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早稻收购价格要低5元/百斤左右,并全部低于最低收购价。由于上市量不多,介入的收购主体少,当前多为零星收购,新早稻收购总体显得较为低调。
    
  由于今年早稻产量丰收的可能性较大,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补库需求又有所下降,加上中晚籼稻总体行情较弱等因素影响,预计早稻收购市场的活跃度将低于往年,难以再现以往高开高走的风光,后期将围绕最低收购价小幅波动,部分主产区启动托市收购预案的可能性较大。其中湖南省因镉米事件影响,将导致以前一直采购湖南早籼稻的广东等地的老客户流失到江西等主产区,部分地区有可能因收购企业减少导致卖粮难现象发生,收购价格或将低于最低收购价,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较大。而江西等主产区因原先在湖南采购早稻的广东客商的流入,市场收购主体增加,早稻收购价格可能会相对坚挺。以住早稻价格的“湘强赣弱”在今年可能演变成为“赣强湘弱”。
  中晚籼稻利空阴影难消,表现仍将“淡定”    

  由于籼米受进口大米冲击和镉大米事件影响最大,而目前进口大米较上年增加的趋势尚未逆转,镉米事件影响也尚未结束,在上述两大利空因素的持续影响下,预计后期籼米需求将会继续有所萎缩,从而影响籼米价格的走强。虽然中秋和国庆双节对大米需求将会有所提振,但也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籼米需求偏弱的状态,三季度籼稻市场依旧淡定的可能性较大。
  粳稻市场供应前紧后松,走势或将先扬后抑    

  镉米事件发生虽对籼米的需求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对粳米的需求却反而是个好事,替代作用为粳米的上涨增添了新的动力。目前临储粳稻尚未开始轮出,而企业的库存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因收购谨慎相对偏低。随着粳米需求的扩大,在临储粳稻尚未出库的情况下,预计短期内粳稻供应会有所趋紧。加上中秋与国庆节日大米备货需求的推动,都将有助于粳米市场走强,并有可能创出历史新高,粳强籼弱格局预计仍将持续,粳籼价差也继续拉大的可能性较大。但粳稻市场短期上涨的幅度预计还是可控的。一是目前市场粳稻价格已高于今年的粳稻最低收购价,托市政策对粳稻的支撑作用将有所减弱。二是因为粳稻价格已高于托市价,为后期临储粳稻的顺价销售提供了价格条件。由于临储粳稻库存数量较大,一旦轮出,必将有助于改善粳稻市场的供应。三是今年粳稻种植形势较好,预计再次丰收的可能性较大。这也将制约粳稻市场的上涨高度。
本文转载自: 中华粮网

艾格农业报告:数十种常规报告,上百份专项报告,帮助您了解农业产业,预测价格趋势。
详细常规报告请点击:http://product.cnagri.com/chanpin.html
详细专项报告请点击:http://product.cnagri.com/baogao.html
更多数据请访问艾格农业数据商城:http://shop.cnagri.com/
责任编辑:艾格农业
本文标签: 早稻 低调 迎新

客户服务

联系人:柴晓丽
电 话:8610 64402035
传 真:8610 64402039
Email:yao@boabc.com
 
农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