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农业网首页

粮油网 | 农资网 | 水产网 | 畜牧网 | 乳业网 | 木材纤维网 | 食品网 | 农业期货网 | 农业报告数据搜索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粮油网 > 粮油信息 > 大米 > 正文

早稻市场购销两旺 早稻出产年夜有可为

 来源: 艾格农业数据库(Cnagri Database) 点击:

 新早稻自七月份上市以来,已一个多月了。由于今年早稻收购价格较高,农户售粮十分踊跃。而收购主体也看好后市,入市积极,早稻市场购销两旺,收购高峰提前到来,收购进度也是近年来最快的一年。由于当前市场对早稻需求趋于增加,而近几年早稻产量始终在低位徘徊,供应相对不足的问题若隐若现,后期发展早稻生产应该大有可为。
 

  早稻市场购销两旺

  据主产区粮食部门统计,截至8月15日,江西、湖南等8个早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经营企业累计收购2012年新产早籼稻511.9万吨,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116万吨,是金融危机以来收购量最多的一年,也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收购进度最快的一年(均以截至8月15日的数据参照),显示今年早稻市场购销十分活跃。


 

  今年早稻收购进度较快的原因较多,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户认可早稻价格,出售踊跃。目前主产区早稻收购价格大体在130-140元/百斤左右,部分地区甚至超过了2011年中晚籼稻的收购价格。与小麦的比价关系也由2004年的大约100:100拉大至目前的130:100,同期与玉米的价差也有所拉大。由于今年新早稻的价值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农户惜售心理相对较低,售粮较为积极。


 

  二是作为早稻收购的主力军,粮库的补库需求十分强劲。由于国家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近几年粮食储备库容增长较快,随着南方各地新建的粮库不断投入使用,国有企业对早籼稻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截至8月15日,2010年国有粮食企业收购当年早稻149.2万吨,2011年迅速增加到268.2万吨,同比上年大幅增加了119万吨,今年收购量又增加至339.4万吨,在上年大幅增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71.2万吨。国有粮食企业收购量持续增加是近年来早籼稻市场持续红火的主要原因。


 

  三是非国有粮食企业看好后市,入市收购积极。在国有粮食企业收购量增加的同时,非国有粮食企业的收购量也是持续增加。截至8月15日,2010年非国有粮食企业收购当年早稻数量只有79.5万吨,2011年同期增加到127.7万吨,同比上年增加48.2万吨,今年同期收购量增加至182.5万吨,同比再增加44.8万吨。可见,非国有粮食企业对推动早稻市场活跃也是功不可没。


 

  早稻价格高位趋于稳定


 

  今年新早稻上市之初价格大幅高开,各地开称价格大多创下了近几十年的新高,但此后走势并没有出现大幅上涨,而是温和走高,累计上涨幅度也不大,价格走势总体较去年平稳得多。目前各主产区早稻价格基本上维持高位坚挺走势,米厂和粮库早稻收购价在1.27~1.40元/斤,局部地区小幅波动。其中湖南衡阳地区米厂2012年普通早籼稻到厂价1.29元/斤,较上周涨1分/斤。江西南昌地区2012年圆粒早籼稻到厂价1.34~1.35元/斤,吉水县早籼稻谷收购价1.28元/斤,安徽省芜湖籼稻谷入库价格1.30元/斤,均保持稳定。


 

  由于农户售粮积极,经过一个多月的收购,农户手中早稻数量下降较快,对早稻价格构成一定支撑。同时,一部分粮库的早稻补库任务也已基本完成,市场对早稻的需求有所下降,加上当前早稻价格较高,短期继续上涨的动力也明显减弱。而随着9月份学校开学的临近,部分前期有惜售心理的农户为筹集学费可能会有抛售早稻的行为,届时早稻价格将面临一定的压力,不排除有小幅回落的可能。


 

  早稻生产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虽然早籼稻“出饭率”较高,由于适口性相对要差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其种植面积不断调减,产量也持续下降,90年代后下降速度加快。目前早籼稻产量维持在3300万吨左右,与1984年的5330.5万吨相比,减少了2000万吨左右,而同期国内粮食总产量却由40732万吨增加到了57121万吨。


 

  虽然国内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八连增”,提前实现了粮食中长期发展纲要的目标,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更加突出。也是在2011年,包括大豆在内,我国进口各类粮食总计达6250万吨,大丰收后国内粮食自给率总体水平不足90%,远低于粮食发展纲要强调的粮食自给率要达到95%以上的目标。进入2012年以后进口量继续快速增加,上半年我国粮食进口达4085万吨,同比增长41.2%,玉米、小麦、稻米等谷物均呈净进口,国内全年粮食进口量超过粮食产量10%已基本定局。在美国遭遇大旱导致全球粮价大涨,世界可能面临粮食危机,国内粮食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早稻生产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今天有必要对此前种植面积一直受到调整的早籼稻进行重新定位,充分发挥其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特殊作用。


 

  发展早稻生产很有必要


 

  ——早籼稻需求趋旺。2010年以来早籼稻的需求持续趋旺,以致当年产不足需,推动早稻价格持续上涨,并逐渐消化了前两年托市收购的早籼稻库存。目前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早籼稻需求预计仍将保持上升势头。一是随着各地新建粮库的建成投入使用,储备需求仍将保持有序增加。二是目前国内食品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推动国内早籼米的需求不断增加。三是随着早籼稻品种的不断改良,优质品种产量增加,食用需求也将有所增加。


 

  ——早籼稻种植效益不断提升。从今年早籼稻的收购行情看,主产区收购价格普遍较高,甚至高于去年产的中晚籼稻,与小麦玉米的价差在拉大,种植效益大幅提升。只要条件适合,政策给力,农民种植早籼稻的意愿应该会有所提升。


 

  ——早籼稻是南方地区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我国南方地区人多地少,增加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同时,南方地区温度适宜,一年可以种植两到三熟粮食。目前很多地区大都是种一季单季稻,再搭配一茬其它作物。如果采用移栽技术,的可以实现种一熟早稻、一熟晚稻和一熟小麦或油菜的。而一般可以种一季稻的土地,基本上也可以种双季稻。土地复种指数提高了,相当于增加了耕地面积,这对于南方地区提高粮食产量还是有明显效果的。


 

  提高早籼稻产量的途径


 

  一是提高早稻种植面积。近几年来,我国早稻的种植面积都在600万公顷以下,与1978年的1218.92万公顷相比,减少了一半以上,同时也说明早稻面积增加的潜力还是很大的。而经过大力发展,近年国内中籼稻的种植面积已达900万公顷左右,如果有10%实现“单改双”,则早稻的产量将会增加400多万吨。


 

  二是努力提高早稻单产。201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057万公顷,比1998年11378.7万公顷有所下降,但粮食产量却增加了10%以上。我国在耕地面积趋减的情况下提高粮食总产,主要就是依靠农业科技应用,提高单产,早稻也一样。虽然通过努力,几十年来我国早稻的单产也有了较大提高,但目前亩产仅有370公斤左右,与中晚籼稻和粳稻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果早稻单产能在目前基础上能再增加3-5%,则早稻总产就可增加100-150万吨。如果通过努力,到2020年国内早稻面积能达到10000万亩,全国早稻平均单产能提高到385公斤/亩,则早稻总产将达到3850万吨,较目前提高500万吨以上,这对于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将具有重大意义。


 

  三是继续改良早稻品种,增加优质早籼稻的产量。几十年来,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攻关下,早稻品种的改良取得了很大成绩,产生了许多优质品种。但早稻要想获得真正的发展,还需要在品质上有较大突破。使之既有能满足食品工业需要的品种,也有饭桌上吃得香的品种,这样早籼稻的生产才能获得持续性发展。


 

责任编辑:艾格农业
本文标签: 早稻 市场 购销两旺

客户服务

联系人:姚万军
电 话:8610 64402035
传 真:8610 64402039
Email:Service.boabc@boabc.com
 
农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