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农业网首页

粮油网 | 农资网 | 水产网 | 畜牧网 | 乳业网 | 木材纤维网 | 食品网 | 农业期货网 | 艾农邦农业食品投融资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粮油网 > 粮油信息 > 玉米 > 正文

小麦加工企业要围绕三产融合做文章

2019-04-26 08:30:39  艾格农业数据库(Cnagri Database)   点击: 请关注艾格农业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文章
分享到:

   4月20日,在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肖世和表示,我国小麦产业技术总体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仍需进一步推进小麦供给侧改革,提高绿色生产综合技术水平。

  肖世和指出,我国小麦良种自育自供率已经达到了99%,小麦育种在华北地区已经成为常规技术,分子标记育种等育种新技术也取得重大进展。从生产上来看,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高达95%,是三大主粮中机械化水平最高的,植保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

  1991年到2018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从4.64亿亩降到3.64亿亩,而总产却从9600万吨升至1.31亿吨,小麦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总产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2018年我国小麦平均亩产达到了361公斤,大幅领先于印度、俄罗斯、美国等小麦主产国,在两熟制耕作模式中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肖世和说。

  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肖世和坦言,小麦生产方面也存在灾害种类增多、地区间单产差距大、生产组织程度不高、投入产出失调等问题。在加工方面,2018年我国小麦粉加工能力超过2亿吨,加工能力严重过剩,但日加工200吨以下的中小企业过半,制约了规模化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肖世和指出,要进一步通过供给侧改革来解决,具体来说,就是改“高产、高效、优质”的“两高一优”生产为“一控、两减、三高效”的绿色生产模式。

  “所谓‘一控’就是,控制水资源投入,推广耐旱节水品种或者以水定产。”肖世和说,针对部分地下水超采地区,要分类施策,不必追求高产,严控水资源投入。通过推广养分高效利用、兼抗多种病害品种,改良施肥、施药的方式来实现化肥、农药的“两减”。另外,还要通过推广适应高质面粉业和主流食品的优质品种、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技术以及绿色生产技术体系来实现优质品种、抗灾、绿色生产的“三高效”。

  针对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肖世和说,小麦加工企业要围绕三产融合多做文章,围绕食品加工业优化种植结构、推进优质小麦产业化,通过三产融合、品牌化、专用化等手段来实现提质增效,不断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力、附加值。

 

艾格农业报告:数十种常规报告,上百份专项报告,帮助您了解农业产业,预测价格趋势。
详细常规报告请点击:http://product.cnagri.com/chanpin.html
详细专项报告请点击:http://product.cnagri.com/baogao.html
免责声明: 本网内容部分来源于互联网转载,所述内容观点、版权及图片内容与艾格农业无关,如其他问题,我们会第一时间积极配合并协助删除处理!
本文标签: [db:关键字]

客户服务

联系人:王晨
电 话:8610 64402118-822
传 真:8610 64402039
Email:chen.wang@boabc.com
 
农业报告
 
农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