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农业网首页

粮油网 | 农资网 | 水产网 | 畜牧网 | 乳业网 | 木材纤维网 | 食品网 | 农业期货网 | 农业报告数据搜索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及未来粮食安全保障的建议

2011-03-09 10:52:39 来源: 艾格农业数据库(Cnagri Database)

        201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不断走高,目前全球粮食价格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中国粮食也创下国内粮食历史新高,但是当前国内粮食价格远远低于国际粮食价格,成为全球粮食价格洼地,反映国内粮食安全状况明显好于全球粮食安全状况。
 

        2010年我国的粮食安全系数39.5%,为10年以来的最佳水平,远远高于当前全球24.4%的水平。较高安全状况为我国当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当前宏观调控提供了基本物质保障。

\
表1 东方艾格中国粮食供需平衡表,2004-2010
\

        中国当前粮食安全状况提高来自于:2004以来我国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农民种粮积极性达到一定程度稳定,我国粮食持续产量增长,国内粮食

        总体供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这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保证,未来当前粮食支持政策只能不断完善和加强。

        近年来我国进口大量大豆和玉米支持粮食安全系数的提高。2010年大豆进口量5600多万吨,大豆的进口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其他粮食的消费;另外,近年来我国进口大量棉花节约大量耕地进行粮食生产,推动了我国当前粮食安全状况得到持续改善。

        尽管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良好,但是未来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有很多令人担忧之处。

        1、当前粮食进口已经超过95%自给率,成为我国粮食安全隐患。

        最近三年我国大豆进口超过全球大豆进口的量一半,连同大豆进口已经超过粮食产量的10%;2011年中国棉花进口量将会超过世界贸易量一半,同时这些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状况的制约因素。大豆和棉花大量进口已经对国际农产品贸易形成严重的冲击严重制约我国粮食安全。

        根据海关和国家农业部统计,受大豆进口快速增长影响,近年来中国粮食进口总量快速增长,2010年中国粮食进口总量达到6087.8万吨,粮食出口总量124.3万吨,粮食净进口量达到5963.5万吨,达到国内粮食总产10.91%,已经连续三年超出国家粮食95%的自给率目标。
 

\

\

 

        2.中国玉米进口可能成为继大豆、棉花之后大宗进口商品

        2008年前中国为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2008年以后受到国际价格回落,政府取消出口退税,玉米出口缺少市场竞争力。国内饲料和深加工消费增长推动国内玉米总体消费增长,国内由玉米供需过剩转向供求平衡,特别是中国玉米生产比较优势不断下降,国内玉米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2010年国际玉米实际到岸价远远低于国内价格,推动了玉米进口快速增长,2010年中国进口玉米157.2万吨,较上年增长18倍。

        玉米进口主要来自美国,进口总量150万吨,美国玉米较高单产水平使其具有较高出口竞争力,其余主要为东南亚国家。

        BOABC认为:

        1)未来玉米进口将会呈现增长态势,但是2011年受到2010年玉米产量较大幅度增长及国际玉米价格走高双重因素的影响,玉米进口不会有太多增长,甚至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2)长期来看,如果国家政策措施不能及时到位,中国玉米生产比较优势继续下降,需求继续增长,中国产业将会成为继大豆之后的被国际市场控制的第二粮食作物和继棉花之后第三个为国外市场控制大宗农作物,中国政府粮食安全目标将会彻底无法实现,中国居民食物消费价格将会更多受制于国家市场波动。

        3、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影响国家存亡。

        1997-2009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8273千公顷,占到2009年末过国内耕地总面积的6.85%,大量耕地减少将使我们国民失去农业生产基础,更是减少我们未来经济活动基本空间。

\

        同时我们国内赖以生存的土地不断遭受工业污染,国土资源部:中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遭到重砷、镉、镍、铅、汞等金属污染。BOABC认为这不仅会影响食品安全,而且对中国长期粮食安全产生影响。

        为保障我国耕地没标的思想我们要从工业生产的耕地征用、农村、城镇住房、商业用地全面规划整理,坚决利用税收、金融价格防止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特别是住房方面,国家住房政策保证国民的基本住房保证,对大面积、多套住房家庭要坚决执行严格的耕地资源占用税制度,保证我们基本耕地保有量。

        4、我国耕地的粮食的复种指数已创下历史新高,放映我国耕地的耕作已经基本饱和.

        从粮食和谷物复种指数来看,2003年以来粮食和谷物复种指数持续增长,到2009年粮食和谷物复种指数分别达到89.63%和72.66%,突破98年历史最高位,2010年复种指数继续提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黑龙江地区只有一年一熟耕作地区,粮食复种指数已经达到96.3%的高位水平,粮食播种面积提高需要开垦新荒地、林地、草地或者湿地,可能导致生态破坏。

        受到棉花、油料、糖料、蔬菜、瓜果的争地影响,预计未来粮食复种指数难以继续提高,同时耕地面积仍在减少,解决未来粮食安全问题主要在于单产提高。单产主要依靠品种改良、耕作方法改进、耕地质量的提高三个方面。

\

        东方艾格分析师、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马文峰认为,我国粮食生产必须与维持生态平衡相结合,否者会导致未来更大粮食安全隐患,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隐患、甚至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特别是生态脆弱的中西部生态环境恢复重要性高于粮食生产重要性,如果我们能够恢复西北地区的生态,我们未来耕地面积可以大面积恢复,会对我们的粮食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耕地面积要求形成有效保证,甚至可以成为全球主要农业产品净出口国家。

        5、中国粮食生产优劣势比较及生产潜力

        粮食单产水平对农民种植收益有直接影响,单产水平反映一国粮食生产竞争优势水平。近年来我国粮食单产提高速度缓慢,是制约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因素的极大隐患。

        比较国内国际单产水平,中国小麦和水稻单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最近几年优势有所下降;玉米单产明显低于主要玉米生产国平均单产,差距仍在扩大。

        小麦中国同法国比较,从2000-2010年平均值来看,法国小麦单产是国内小麦单产1.60倍。

        水稻方面,中国杂交水稻推广,单产远高于世界平均单产水平。美国70年代从中国引进杂交水稻技术,单产水平快速增长,到2000年美国单产已经高出中国12%,最近5年单产高出中国25%左右,中美水稻生产比较优势距仍在继续扩大。

        玉米方面,国内单产虽然高于小麦,2000-2010平均单产方面,中国较世界主要国家平均水平低14%,为美国的50%略多一点,最近5年中国同世界水平差距在扩大到20%,近两年单产水平不足美国50%。

        BOABC认为,中国粮食产出能力有所提高,但是提高速度相对较慢,比较优势呈现快速下降态势,已经严重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

        BOABC马文峰认为:1)通过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特别是优质高产良种推广,对于粮食单产提高至关重要;2)改进粮食作物种植制度;3)完善粮食产业化经营制度,有条件地区采取适度规模经营,中国粮食产量增长仍有很大潜力。水稻、小麦、玉米生产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总产分别可以提高30%、50%和50%,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粮食自给,而且可以腾出部分耕地发展油料、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实现总体农业的自给自足。.

        最关键提高粮食的生产比较优势需要从育种体系、种子经营管理、种植业经营模式、粮食产业化经营方面着手提高粮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支持有实力,经营管理规范的大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把握时机及时采购国际粮食,有效利用国内国际市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

        6、粮食信息发布渠道不畅,成为制约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作为全球的量的生产、消费、进口国,国内缺少权威的粮食信息发布机构,目前美国农业部定期的粮食信息的发布成为决定国际粮食价格走势的基本因素,但是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国际核心货币发行国,粮食的信息同美国的货币金融、粮食的生产、信息发布、国际贸易成为美国控制世界经济的基本法宝。

        在我国,目前从事粮食研究缺少有力资金支持,我国缺乏从事粮食安全状况研究机构和有志于从事的这方面研究的人员。粮食安全研究人员收入低下,从事研究人员基本不超过两年就会放弃,带来研究成果缺乏,更谈不上发布国际有影响力的报告

        作为国家统计局基本的信息发布生产统计信息严重滞后,价格信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发布,去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我国研究粮食安全的人员提供了权威的数据,但是2011年以来统计局停止该项数据的发布。

        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放在国家经济安全战略高度做好国内、国际粮食真实供求、流通、价格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形成合理市场预期。

        目前东方艾格公司分析师、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马文峰经过连续四年多研究和大量基础信息积累基本形成国内国际粮食棉花的安全监测体系,即将在2011年4月份开始发布定期的中国及全球粮食、棉花安全报告,希望得到各方面支持,能够成为一定影响力的报告。
 


 
责任编辑:艾格农业
本文标签: 中国 粮食安全 现状及

客户服务

联系人:姚万军
电 话:8610 64402035
传 真:8610 64402039
Email:Service.boabc@boabc.com
 
农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