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农业网首页

粮油网 | 农资网 | 水产网 | 畜牧网 | 乳业网 | 木材纤维网 | 食品网 | 农业期货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食品网 > 食品信息 > > 正文

甘蔗产业好行情尚有支撑

2010-08-05 15:04:45 来源: 艾格农业数据库(CnAgri)
“辉煌-衰落-升温”,这是广东甘蔗产业近15年发展的真实写照。有人形容,这15年蔗糖市场行情犹如过山车,大起大落的价格波动让蔗农迷失了方向。未来几年,广东甘蔗产业还可以重现昔日的辉煌吗?产业发展之路该如何走?在受高效农业影响下,广东甘蔗产业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来自广东甘蔗产业研究课题组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当前,我省糖业生产已进入市场竞争序列,在毫无保护的条件下,面临着国际市场的高补贴、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利因素,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不过,在未来几年,广东甘蔗产业化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在我国大力鼓励发展生物能源的新形势下,广东可望获得生物能源计划中份额分配的机遇,国家生物能源计划将引导甘蔗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重组和多向发展。特别是北部山区,适宜种植甘蔗发展生物能源。
  
  甘蔗产业15年的起落

  据统计资料显示,1992年我省甘蔗种植和产量达到最高峰,全省榨糖厂多达106间,产糖216万吨。此后,由于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顺,糖业生产开始滑坡,糖厂经营出现亏损,导致了“打白条”现象,蔗农增产不增收,严重挫伤了农民种蔗积极性。

  按照国家部署,从1998年开始,我省率先进行糖业改革,先后关闭了60多间糖厂,使糖厂减少到43间,制糖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到2005年,全省43间糖厂完成了产权改制,改制率达100%。加上糖业市场供需失衡致使国内食糖价格走高,为我省蔗糖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农民种蔗的热情再次高涨,全省甘蔗产量逐步回升。在2005年跨2006年榨季,全省种植甘蔗面积228万亩,产量达1250万吨。

  目前,随着全省工业化和产业转移进程加快,我省甘蔗主产区从珠三角等地逐步向粤西转移。粤西地区特别是雷州半岛,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甘蔗单产高。目前,湛江已发展成广东的糖业生产基地和全国三大甘蔗优势区之一。
  
  三大模式成发展主流

  历经改革阵痛后,近10年广东甘蔗产业化发展成功探索出了三大模式:“大华模式”、“恒福模式”、“丰收模式”,尽管是三种不同的产业化组织形式,但利益主体的联结均为合同契约型,核心内容是“公司+基地+农户”,创建了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

  在三大模式的带动下,近几年,我省甘蔗种植先后引进国内外甘蔗新品种17个,培育推广良种优质种苗8105吨;高优良种及配套技术示范平均亩产达8.4-8.9吨;配套组装综合技术示范5080亩,平均亩产达8.3吨,平均蔗糖分14.81%,亩产糖量达1.23吨,超过了亩产吨糖的经济技术指标。

  据统计,去年湛江农民种蔗人均增收1000多元。如广东大华糖业有限公司大华蔗区的北坡镇4.8万农民,种蔗纯收入0.98亿元,人均2042元,占年人均纯收入52%。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广东甘蔗产业化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三大模式将是未来甘蔗产业发展的主流。因为实施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经营,把分散的家庭经营与集中的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克服了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同时,通过龙头企业,把甘蔗种植产业由农业向工业延伸,延伸产业链提高了甘蔗生产的效益,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促进甘蔗生产走向专业化和商品化。
  
  山区种植甘蔗发展能源

  当前,我省糖业生产已进入到市场的竞争序列,在毫无保护的条件下,面临着国际市场的高补贴、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利因素,而我省目前的甘蔗生产,只能在基地建设方面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这是一个逆向政策,承受着糖料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巨大的压力。

  从财政支持的力度来看,未来几年,政府不可能对糖料生产补贴太多,加上受高效益经济作物迅猛发展等不利因素影响,广东甘蔗产业发展又将面临诸多新问题。

  从市场供求分析,全国2007年蔗糖消费量将达1200万吨以上,而产量只能达到1000万吨左右,还有150-200万吨的缺口,因此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在我国大力鼓励发展生物能源的新形势下,广东可望获得生物能源计划中份额分配的机遇,生物能源计划将引导甘蔗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重组和多向发展。

  一旦实施,可能对广东整个农业产业、产业素质、农业经济结构以及加工业带来新一轮大调整。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农业区域经济由此得到快速发展。

  据统计,目前广东耕地开发潜力约600万亩,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其中到2010年规划开发300万亩。粤西地区(湛、茂、阳三市)作为生物能源开发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耕地资源约40多万亩,北部山区(河、韶、梅、清、云五市)虽基础条件较差,但耕地资源约140万亩。按目前广东实际及其他生物能源生产基础,发展生物能源离不开甘蔗。

  调查报告指出,在生物能源发展时机成熟后,政府将会在这些地区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甘蔗及其他生物能源作物面积,扶持甘蔗等能源作物生产,特别是发展异地原料生产。

  此外,政府必须加快调整企业结构,把20多家糖厂组合成几家具有强势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改变目前大多数糖厂单一食糖生产现状,开发能源酒精生产,形成糖、能生产格局。(南方农村报) 
责任编辑:艾格农业

客户服务

联系人:姚万军
电 话:8610 64402035
传 真:(8610) 6440 2039
Email:Service.boabc@boab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