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农业网首页

粮油网 | 农资网 | 水产网 | 畜牧网 | 乳业网 | 木材纤维网 | 食品网 | 农业期货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食品网 > 食品信息 > 水果 > 正文

中生代白领变新农人 打工两年不如种地一年

 来源: 艾格农业数据库(Cnagri Database)
  面朝黄土背朝天,在一亩三分地上刨食,这是曩昔的农人。种着粮食养着猪,开着农机照看百亩良田,这是今天的“农场主”。年夜2007年下半年起头,松江区着意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成长粮食家庭农场,现在区内的1173户家庭农场种植全区近八成的水稻面积,根基实现粮食规模化经营、专业化出产,户均收入跨越10万元。这一户户的百亩农场既是本市现代农业的新模式,也让农人这个职业体面起来。日前,记者来到松江区石湖荡镇、叶榭镇,和“农场主们”聊一聊他们的新农村糊口。
  
  人物
  沈万英:旧日外企白领变身种地妙手
  
  2009年之前,沈万英仅在农忙时给父亲当辅佐,年夜未一小我打理过年夜片农田。戴着一副眼镜、满脸书卷气的她在一家外资电子公司工作了13年,成为月收入五六千元的出产打点人员,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企业效益下降,村里承包家庭农场的人却纷纷致富,她毅然辞去“朝九晚五”的办公室工作,顶替年逾六十的父亲,成为一名新生代的“家庭农场主”。事实上,在整个松江区也只有4名“70后”介入农场经营。
  
  
  “原本想自己创业,但看着父亲劳作了一辈子的田头,就想我的事业或许也能年夜这里起头。”沈万英说,和原本的办公室糊口对比,现在的农场工作辛劳不少,只有1.58米、并不强壮的她,几乎一小我就要承担起115亩的农田,这在以男酬报壮劳力的农村很少见。但她说:“此刻机械化水平年夜年夜提高了,一个女人也能种好田。”
  
  沈万英确实支出不少,刚起头下田的时辰,她甚至不舍得把白生生的脚踩在黑乎乎的地里。“种水稻的土质都是湿黏的,不能穿套鞋下去走,只能光脚。尽管此刻有农机来完成播种、收割,但仍免不了良多人工活。翻整土地的时辰光脚下田,不止一次被碎玻璃划伤脚。”她说,最严重的一次,一块碎玻璃直裹足心,鲜血直流,她拔失踪玻璃后按住伤口,歇息了一会儿仍是止不住血,但农忙要抢时刻,她只能拖着流血的脚继续工作。至今,脚底心还有几道浅疤。
  尽管今年才是耕田的第三个岁首,但沈万英承包的115亩家庭农场的亩产量远超全区平均水平,位列区内前十,持续两年获得优胜奖。沈万英笑称:“父辈耕田靠经验,我们耕田就要靠科学手艺。”
  
  “刚起头时辰,良多工作我都向父亲进修,几时翻整土地,几时播种,若何不雅察看水稻发展情形等,都跟在他身边慢慢体味。”但很快沈万英发现光靠老经验还不够,她在网上查找资料为自己段电,一碰着手艺问题就和村里、镇里的农技人员联系沟通。这两年,政府还组织了不少培训班,她次次加入受益良多。
  
  “一个班级里有时辰只有我一个女的,年数也最小,我就经常和这些爷叔、年夜伯交流农事,谈判进修。”现在沈万英已经成为耕膛缦泐手,更给自己定下年年高产的方针。“此刻田里的活都是我做主,什么时辰除草翻地,什么时辰播种插秧,打若干好多农药、施若干好多化肥都是我来打算,到了时辰就去农机合作社借年夜型农机操作,怙恃、丈夫只要在农忙时搭把手鞠肝ⅲ”她颇为骄傲地说,只若是她种的地,麦苗、水稻必然是齐刷刷的一般平,就仿佛男生的板刷头,出格标致。
  
  顾良辉:打工两年不如种养一年的收入
  
  
  种过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镇上的工场里上过班,也曾跑到市区当起泥水匠,还做过一阵子小生意,石湖荡镇泖新村的顾良辉今年49岁,年夜事过的行当却不少,但年夜2009年起头,他安安心心回归农田,和老伴一路办起种养连系的家庭农场,耕田养猪一年能挣20万,远超打工时的收入。
  
  早上6点刚过,住在家庭农场边小屋的顾良辉就起床了,洗漱一番后进猪圈起头一天的工作。先把圈里的猪粪清理清洁,运到化粪池,再把里外的几条走廊清扫一遍,用水冲刷清洁。接下来就是喂猪,松林公司送来的猪饲料就放在屋外,一推车300斤饲料,老顾要运8车才够圈里500头的猪吃饱。这些猪再过一个多月就能出栏了,现在恰是胃口年夜开的时辰,他把饲料直接往食槽里一倒,就又忙着添水。这一番慌乱后,老顾终于可以停下来细细不雅察看一番了,哪几头猪胃口不太好,哪几头猪步履迟缓,都得小心寄望。一番不雅察看后,他发现有两头猪发烧了,“它们胃口不太好,没吃若干好多,眼睛无神,耳朵有些发红,这就是发烧的症状。”老顾抉择过一会儿给它俩打上一针。
  
  赐顾帮衬完猪,还得去农田看看了。比来并非农忙时节,只要通通水沟、除除田埂边上的杂草就行了。“地里的年夜麦还在长,要等到5月中旬收割,20号播种水稻的时辰,才是一年中最忙的‘三夏’时节。”在田里兜了一圈,到上午11点,老顾一天的活计根基干完了。下战书要么看看电视歇息,要么串串门搓小麻将,很是落拓。要不是天天都要照看猪,农闲时节两三天来田里转转就行了,甚至可以外出旅游半个月。“去年‘十一’正好一批猪出栏,田里又没什么工作要忙,我们就和亲戚一路自驾游去了桐庐。”
  
  
  顾良辉承包的家庭农场仍是区内37户种养连系的农场之一,搜罗146亩的农田和每批500头的生猪养殖,一年平均可以养上2.2批。去年,松江区粮膛缦憧亩净收益866元,每头猪的代养否则为50元摆布,一年下来,老顾和老伴的年收入可以达到近20万元,远远跨越他昔时打工的收入。
  
  今年只有36岁的沈万英堪称家庭农场里的“独苗苗”,在一群50岁上下的叔叔伯伯中异常显眼。年夜月收入五六千的外企白领,到光脚下地的新农人,她的选择曾让种了一辈子地的怙恃心疼,却在两年多的经营后成为种粮年夜户,年收入达10万元。
  “曩昔打工做泥瓦匠,工资一年一结,收入不不变,还要担忧包领班不给工钱,家庭农场却能保证收入。”他掰着手指告诉记者,每年种植的年夜麦、小麦和水稻,都有政府免费供给的种子,使用的农药、化肥也是由政府先送来,年尾结账。稻谷成熟后就有区里的粮食公司按照统一粮价收购,即使长短险较年夜的养猪也因为有龙头企业托底而不再危险。既不用关心猪价上窜下跳,又不用担忧疫病来袭,猪粪猪尿还能用作有机肥,省下了近一半的肥料开支,老顾对于养猪这桩事很对劲。

责任编辑:艾格农业
本文标签: 中生代 白领 新农

客户服务

联系人:姚万军
电 话:8610 64402035
传 真:8610 64402039
Email:Service.boabc@boabc.com
 
农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