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农业网首页

粮油网 | 农资网 | 水产网 | 畜牧网 | 乳业网 | 木材纤维网 | 食品网 | 农业期货网 | 农业报告数据搜索网
www.agrisns.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木材纤维网 > 木材纤维信息 > 棉花 > 正文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济南金色坤华种子有限公司

2012-03-03 14:45:58 来源: 艾格农业数据库(Cnagri Database)   点击: 加入艾格农业|获取免费农业数据
分享到:

 近年来,棉花黄萎病有加重的趋势,与前几年相无,病株多、发病早,重病年出现频率增高,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已成为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最普遍、损失严重的病害,在生产上应引起重视。

 棉花枯萎病菌能在棉花整个生长发育季节侵染和为害棉花,在自然条件下,苗期感病的棉株在播种后1个月左右即可显露症状,定苗至现蕾期,出现第一个发病高峰,棉苗大量萎蔫、死亡,夏季高温季节,病菌生长受到抑制,病势发展缓慢,症状呈现隐蔽,至秋季多雨,气温下降,病蓖生长旺盛,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

 枯萎病病菌属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主要侵染棉花根部。植株被病菌侵染后,病株萎蔫、畸形,茎秆有黑褐色条纹,  棉花枯萎病根据受害时期和严重程度,常见的苗期症状类型有以下五种类型

 1、黄色网纹型:是棉花枯萎病早期典型症状。棉株子叶或真叶匠叶脉褪绿,变黄,而叶肉部分仍保持绿色, 叶片局部旺现黄色网纹。叶脉变黄多由叶缘或顶部开始,逐渐向内扩展,形成块斑。最后叶片凋萎、干枯、脱落,植株死亡。 

 2、黄化型:子叶或真叶多从叶缘开始,叶片的局部或全部变黄,但不呈现网纹,叶片最后枯死,脱落,叶柄和茎导管变褐。 

 3、紫红型:早春气温偏低且不稳定,罹病棉株的子叶或真叶局部或全部变成紫红色,大叶片上形成块斑或全叶变为紫红,随之叶片枯萎,脱落,棉株死亡。紫红病部的叶脉也呈现出红褐色。 

 4、青枯型:幼苗或子叶突然失水,叶片呈现失绿,变软,下垂,植株青枯、死亡。但叶片并不脱落,植株仍保持青绿色。 

 5、皱缩型:受病植株在5-6片真叶期有些叶片往往出现皱缩、畸形,叶色深绿,叶片变厚,节间缩短。病株比健株明显变矮。但并不枯死。黄色网纹型、黄化型叶紫红型的病株,都可出现皱缩型症状。   

 枯萎病株的共同特征:根、茎内部的导管变黑褐色 其中主要表现为黄色网纹型[1]。病株整体矮小,严重时整株枯萎死亡。

 成株期症状:

 棉枯萎病成株期症状表现颇不一致,常见的是植株矮缩。病株叶片深绿,皱缩不平,叶片变厚叶缘向下卷曲,主茎和果枝节间缩短,有时现扭曲。有些植株受病后半边表现病态,另半边仍可生长,形成半边枯萎。罹病重的棉株,早期枯死。轻病株虽可带病存活。 产量受到严影响。 

 三、枯、萎病混生病株症状:在棉枯、黄萎病混生病田,两种病害可以同时侵害一个棉株,表现的症状就更为复杂,这样的病株叫混生病株,症状叫同株混生型。同株混生型的症状可分为三种类型。 

 1、混生急性凋萎型:多在铃期发生,同一病株上表现有枯萎病和黄萎病的两种症状,有些叶片表现黄色网纹型、紫红型或黄化型证状,而另一些叶片则表现为黄萎病的掌状斑驳。这种病株发病快,病势猛,叶片迅速脱落,棉株死亡。 

 2、混生慢性凋萎型:同一病株苗期先出现枯萎病症状,植株矮缩、瘦小,有些叶片出现黄色网纹、至蕾铃期又出现黄萎病症状,叶片显露黄褐色掌状块斑。但病情发展缓慢,棉株一般不会迅速枯死。 

 3、矮生枯萎型:病株低矮,只有30-40厘米,上部叶片皱缩、变厚,叶片浓绿、叶片皱缩,但不表现其他症状;另一种是棉株下部叶片出现网纹块斑,紫红块斑或掌状斑驳,经分离,在同株上可有枯、黄萎两种病原菌。 


    黄萎病发病植株发病初期叶片变硬厚、无光泽有淡黄色病斑,以后病斑呈掌状,叶边缘向上卷曲,严重时除叶脉为绿色外,叶其余部分成褐色枯干,乃至全叶枯死[2]。茎秆内部有黄褐色条纹,并且枯叶在病时一般不脱落。
枯黄、萎病主要发生在蕾铃期,病菌自根部从伤口或直接侵入,判断棉株是否感染最简单的方法是折断棉茎,观察其木质部颜色:变深褐色的为枯萎病,淡褐色的为黄萎病。

 棉花黄萎病发病原因 
  1.种子带有病菌。检疫不严,带病种子广泛传播种植造成枯、黄萎病的迅速发展蔓延。2.土壤有菌。尤其是连作棉田,土壤中含有大量病菌侵害棉苗,形成病株。3.病株残体带菌不能及时清除田外和施用带菌的粪便、土杂肥、棉籽饼等,使土壤中的病菌含量逐年增加,加重病情。4.通过田间整地、灌水、施肥等耕作措施造成病菌扩展蔓延。5.寄主范围广,适应性强,病原菌很难根除。6.阴雨降温天气适宜病菌侵染,造成枯、黄萎病的大发生。

 一、发病规律

 棉花黄萎病菌为轮枝菌属大丽轮枝菌,通过带菌棉籽的运输、串换、棉籽饼、病株残体、土壤、肥料、流水和农田管理工具等途径传播蔓延。黄萎病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5~28℃,低于25℃或高于30℃发病缓慢。我省主产棉区一般7~8月份发病,8月中下旬为发病高峰期。近几年黄萎病发生有提早趋势,6月份即发现病株,并与枯萎病混生。多雨年份,田间湿度大,气温偏低,黄萎病发病迅速,病株成倍增加,病叶枯落成光秆,蕾铃脱落或干枯,减产严重。

 二、发病症状

 现蕾期棉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发展,病叶边缘稍向上卷曲,叶脉间出现不规则病斑,叶脉附近仍保持绿色,呈西瓜皮状花斑,重病株叶片枯焦,脱落成光秆。病株一般不矮缩,有少量棉桃。久旱遇暴雨或大水灌溉后,易产生急性症状,叶片主脉间产生水烫状淡绿色斑点,然后萎蔫下垂,迅速脱落成光秆;剖开病株有褐色条纹。

 三、预防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选种抗病性强的棉花品种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的品种有: 大坤7851,大坤107。同时增强植物检疫意识,不从重病区引种或调种,确有必要调种时,种子要消毒处理。用40%多菌灵胶悬剂浸种或硫酸脱绒。

 2.实行轮作倒茬。同一地决重茬不超过3年,采用小麦玉米与棉花轮作,可减轻发病。雨后及时中耕散墒,提高地温,也有助于减轻病害。

 3.无病土育苗移栽。搞无病土育苗移栽,不仅是促进棉花早发的有效措施,而且能有效的防治棉枯黄萎病。

 四、治疗方法

 1.药物防治。 田间药剂防治按照预防为主、营养壮苗、治疗康复的原则,坚持高效杀菌剂与营养剂配合施用。发病前喷施甲基托布津加营养剂保护预防;在植株发病初期,可用增效多菌灵250倍液每株100mL灌根,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喷施枯黄沙星、黄腐酸盐、克菌、多菌灵、根萎停等杀菌剂加营养剂保护治疗;此外,对轻病株用70%甲基托布津500—1500倍液,或用多菌灵1000倍液灌根,或50%多菌灵300—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300—500倍液喷雾防治,重病田适当加大用药剂量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重病地块单独使用多菌灵灌根,效果显著。       

 2、劈茎法可防治棉花枯萎病 

 枯萎病是一种危害棉花的侵染性病害。从苗期到花蕾期都可发病,对棉花的产量威胁很大。为促进发病的棉苗早日恢复,近年来,我们采用劈茎法治疗棉花枯萎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治愈率达98%左右。劈茎法技术简单快捷,每小时能劈400株左右。操作方法:在棉花枯萎病处于发病初期时,用一把尖利的小刀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稳住病苗的茎干,右手拿刀从苗子叶节附近对准茎中心戳穿过去,再向下直劈3厘米左右长的口子,愈合后棉苗即恢复正常生长。开刀劈茎的棉苗劈茎后喷施一遍扫毒·枯黄先锋30克+双效王30克,再补施每亩20斤氮肥,效果更佳。此法使用一次即可治愈棉花枯萎病害,从棉花初蕾至开花都可采用。 3.针刺疗法。用锥子从病株子叶以下的主茎中心穿过,并上下晃动成1厘米左右的缝,再用绑在一截木棍上的棉球蘸上多菌灵涂在伤口处。用锥子从子叶以下的主茎中心穿过,上下晃动成3厘米左右的缝,用3~5厘米长,直径0.5厘米左右的小木棍从伤口横向穿过。注意中耕时不要让土埋没裂缝。

    
    2.棉花中后期主要虫害及防治
    2.1棉铃虫防治
    棉铃虫在棉花上除直接取食营养器官外,主要危害蕾、花和铃,1只幼虫一生可为害5—22个蕾铃,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第1代棉铃虫羽化期在6月下旬,而棉花生长中后期的棉铃虫害主要发生在7月至8月下旬,以三、四代棉铃虫为主[3]。但现阶段,由于抗虫棉的推广,二代棉铃虫危害加重。防治工作应重点放在虫卵即将孵化成幼虫时6月下旬关注虫害情况及时防治,此时选用敌杀死即可,也可选用20%灭多威乳油1500—2000倍液,35%硫丹乳油1000—1500倍液,50%丙溴磷乳油1000—1500倍液,2.5%功夫菊酯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以保护棉蕾、铃为重点。喷药时应注意要用足水量,喷匀打透,以灭除棉花茎秆、叶片、苞叶、蕾、花、铃等各部位上的卵粒。在成虫发生期,集中连片应用杀虫灯可起到很好的诱杀作用。 

 2.2棉叶螨
棉叶螨又名棉红蜘蛛,我区出现的主要为土耳其斯坦叶螨,为害的高峰期主要在7月中旬—8月中旬,故应在6月下旬就进行检查控制。当棉株红叶率达到3%时,可用三氯杀螨醇1 500倍液进行喷雾,喷施药液时应从虫害区域由外向内喷施,上下均匀打透,尤其要注意叶片的背面。选药时,有机磷类杀虫剂可杀死棉叶螨,但对天敌杀伤力强,不建议使用。
    2.3伏蚜防治
    伏蚜为害期主要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对出现棉伏蚜的中心株,应立即采用滴心、涂茎等措施,用氧化乐果对水10倍液涂茎或200倍液滴心即可得到很好的效果。当卷叶株率达5%~10%时可选用4.5%高效顺反氯氢菊酯1000~2000倍液,25%唑蚜威乳油1000—1500倍液,50%丙溴磷1000—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针对性喷雾进行防治。此外,还可用涂抹上黄油或机油的黄色粘纸板诱杀有翅蚜。
    3.结语
    结合以上关于棉花生长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我们认为对于病虫害的控制应以检测、预防为主。有的虫害例如棉铃虫1年发生3—5代,棉叶螨1年发生10—15代,所以说棉花病虫害并非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在发现病虫害的初期时就加以防治,效果会非常明显。因此也就要求加强监控的力度,针对不同的的病虫害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并且防治措施应将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提高棉田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瓢虫、食蚜蝇、黄蜂、草蛉等[4]天敌    此外,棉田用药应合理,并交替使用农药,防止棉花产生抗药性,在喷药后若下雨也应及时补药。但用药次数也不可太多,一则浪费成本,二则可能使棉花产生药害,出现棉株瘦弱,棉蕾发黄,叶子变色变形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棉花减产。总而言之,科学地监控和防治,才能有效、经济、安全地消灭和控制病虫害,从而达到棉花增产、增收的目的。 

艾格农业报告:数十种常规报告,上百份专项报告,帮助您了解农业产业,预测价格趋势。
详细常规报告请点击:http://product.cnagri.com/chanpin.html
详细专项报告请点击:http://product.cnagri.com/baogao.html
更多数据请访问艾格农业数据商城:http://shop.cnagri.com/
责任编辑:艾格农业
本文标签: 棉花 枯萎 黄萎病

客户服务

联系人:Lisa
电 话:8610 64402213
传 真:8610 64402039
Email:lisaa.li@boabc.com
 
农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