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农业网首页

粮油网 | 农资网 | 水产网 | 畜牧网 | 乳业网 | 木材纤维网 | 食品网 | 农业期货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木材纤维网 > 木材纤维信息 > 棉花 > 正文

棉花价格呈现攀涨之势 棉花期货价格盘再创新高-棉花,纺织-纺织行业

2010-09-30 10:20:00 来源: 艾格农业数据库(CnAgri)

    【慧聪纺织网】 继“蒜你狠、豆你玩”涨价风波之后,棉花价格近期也呈现攀涨之势。多家媒体报道,继上一个交易周棉花期货价格累计涨幅接近10%后,9月27日郑商所各种棉花期货价格盘中再度创出新高。其中,明年5月份交割棉花期货盘中一度突破每吨2.2万元。

    棉花价格的上涨预期,必然会蔓延至下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之中,这对于仍在复苏中的纺织企业而言无异于“当头一棒”。作为纺织生产制造中心,我国一直都是棉花消费大国,棉花的进口依存度高达40%左右,印度棉已经成为我国第一进口来源。然而,该国突然在今年4月份宣布,为了平抑不断飙升的棉花价格,暂停棉花出口。虽然两个月来国家33次抛售了百万吨储备棉,但仍存供需缺口。外援“断供”、国储调控能力有限,进一步加剧了国内棉花市场的涨价压力。因此,部分盈利空间微薄的纺织企业表示,已无法承受当前高棉价

    其实,在这些直接因素的背后,期货交易市场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4年6月1日,棉花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这意味着棉花已成为期货交易,具备一定金融属性。监测数据表明,今年以来不仅往年参与棉花炒作的资金依旧,而且有新增资金加入,一些资金通过现货市场囤货在期货市场获取暴利。囿于专业知识和信息的滞后等瓶颈,国内棉商对期货品种涉足的活跃度远落后于跨国巨头。目前,几乎所有在华开展棉花经营业务的跨国农产品贸易商都在郑交所拥有专门交易席位,相当一部分“标准化买卖合约”已被跨国棉商所持有。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一些外资企业通过国内外期货市场影响国内现货价格,同时又通过进口棉花和国内收购的棉花影响国内期货价格,在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上都获得巨额收益。最终,本是为发现价格的期货市场,却因设计疏漏而为外资投机交易所用。这一局面亟须受到足够重视并及时改变。

    事实上,不仅棉花品种,国外投资机构大规模布局中国养殖和粮食加工业也已是近年来的趋势。资本结构的变化虽然有利于推动国内农业生产现代化,但也为农产品市场与宏观经济带来了不稳定因素。相关管理部门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充足准备。其一,应尽快完善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在这方面,美国健全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可为借鉴。自1848年美国82位谷物交易商发起组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以来,美国国内已形成以期货交易为主、多种交易方式并存的体系,并形成了国际公认的农产品基准价格。由于参与者众多、品种较为完备,期货合约到期价对即期的农作物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二,主管部门应建立起外资准入规范制度,即根据不同产业特征规定外资进入的个体总量及比例上限,特别针对农产品收购、加工环节设立专项统计。以棉花为例,我国政府目前尚未批准外资建立或收购棉花加工企业,以防其对整个产业链的掌控。但实际情况却是,一些跨国公司已经通过合作等形式涉足其中。

    外资对农产品的介入不意味着必然扰乱市场,但是如果外资在市场上缺少能够匹敌的对手,就不妨考虑借鉴“幼稚产业保护”理念,实施暂时的产业保护。特别针对大宗农产品等价格刚性、市场影响大的领域更应如此。绿豆和大蒜价格飙涨不会深度影响公众生活,而棉花则不同,应该从经济稳定性角度予以考虑规制,需从体制深度着手,针对农产品价格异动形成有效的预防体系。

点击查看纺织网今日最新要闻 

     2010纺织服装十大评选报名海选火热进行  

凡客

责任编辑:艾格农业

客户服务

联系人:姚万军
电 话:8610 64402035
传 真:(8610) 6440 2039
Email:Service.boabc@boab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