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农业网首页

粮油网 | 农资网 | 水产网 | 畜牧网 | 乳业网 | 木材纤维网 | 食品网 | 农业期货网 | 农业报告数据搜索网
www.agrisns.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粮油网 > 粮油信息 > 粮食 > 正文

蛇年旱涝影响粮食生产几何

 来源: 艾格农业数据库(Cnagri Database)   点击:
分享到:

  【导语·中国大田网中国粮食供给总量上仍处于紧平衡、结构上短缺与过剩并存的态势,粮食问题始终不能松懈。秋粮即将进入收获期,在夏粮连续十年丰收的基础上,全年粮食产量能否实现十年丰,占据全年粮食产量70%以上的秋粮举足轻重。

  秋粮即将进入收获期,在夏粮连续十年丰收的基础上,全年粮食产量能否实现十年丰,占据全年粮食产量70%以上的秋粮举足轻重。

  秋粮,主要包括玉米(春玉米、夏玉米)、水稻(北方一季稻、南方中稻和晚稻)、大豆、薯类等,在今年“南旱北涝”极端天气情况下,生产形势更受关注。

  进入8月,南方13省(区、市)农作物受旱面积超过1亿亩,成灾面积超过5000万亩,是近十年同期受旱最重的一年,正值晚稻栽插、中稻分蘖孕穗和玉米抽雄吐丝的生长发育关键时节。粮食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左右的东北三省,农作物生长则遭受了洪涝的连续考验。

  好在8月下旬,在“尤特”、“潭美”两个台风登陆影响下,南方旱情基本缓解,北方洪涝灾害亦得到有效遏制。同时,夏粮增产39亿斤,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基础。“只要把秋粮科技抗灾落实到位,今年粮食丰收就有基础,有希望”,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

  但是,部分受访专家指出,我国粮食生产虽连年丰收,但仍未能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形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而从包括今年在内的防汛抗旱等工作来看,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

  进一步来看,连年丰收之下,中国的粮食供给仍然面临较大压力。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秦富对本刊记者表示,粮食供给从总量上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结构上短缺与过剩并存的局面。

  秋粮总体长势正常

  极端天气成为影响今年秋粮生产的主要不确定因素,综合农业部和防总部门的统计显示,在高温的8月,南方地区有2000万亩左右中稻出现不同程度的高温热害,导致授粉和结实率低。部分地区双季晚稻因缺水栽插困难,只能改种。

  在北方,入汛以来,东北、华北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多35成,三江平原和华北部分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本刊记者从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办公室了解到,洪涝灾害已经使全省农作物成灾面积达到2616万亩,对粮食生产产生很大影响。

  从全国范围观察,余欣荣表示,灾害影响仍是局部,大部地区秋粮长势正常,而且,一个有利条件是,预计秋粮面积增加800多万亩,特别是高产作物玉米、水稻面积增加较多。

  根据黑龙江省农情统计,今年全省粮食作物面积继续稳定在2亿亩以上,比上年有所增加。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玉米、水稻两大高产作物播种面积再创新高,玉米、水稻播种面积分别达到10780.5万亩和6008.8万亩,比上年分别增加857.7万亩和278.1万亩,大豆等低产作物面积大幅下降。按高、低产作物亩产相差500斤计算,仅增加高产作物一项就将增产50亿斤。

  政策支持是秋粮生产的又一有利因素,7月,国务院出台东北秋粮和南方水稻综合施肥促早熟补助政策,重点对东北1.4亿亩因低温春涝播期推迟的秋粮作物,以及南方易受寒露风、低温冷害影响的6000万亩水稻,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等给予补助,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确保安全成熟。

  8月下旬,随着降雨增多,南方旱情也开始得到缓解,来自国家防总的统计显示,截止到8月26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为2623万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2366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面积257万亩。与旱情高峰期相比,全国耕地受旱面积减少了73%。当前受旱地区主要分布在安徽中部、江苏北部、贵州北部及湖南西北部。

  在有“江南粮仓”之誉的江西省,今年早稻总产为165.6亿斤,比去年增加5.56亿斤,增长3.5%,受干旱影响,中稻产量可能会下降,但台风“潭美”带来的降雨天气对晚稻生产极为有利。江西省粮油局副局长蒋新华说:“江西省早、中、晚稻的占比分别为40%、14%、46%,虽然中稻因为干旱受到一些影响,但全年粮食产量应该还会有所增长,实现"十连丰"问题不大。”

  下一步主要的威胁是粮食主产区的东北可能面临早霜的危害,黑龙江第四、第五积温带及内蒙古东部近2000万亩玉米和大豆生育期推迟,增加了后期遭遇早霜的风险。

  农业专家分析,如果冬季霜冻来得早,农作物水分大,成熟度不够,可能出现“水苞米”等质量差的粮食,对粮食产量和质量都会造成影响,要加强预防,做好应对准备。

  另外一个需要尽快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储存粮食,尽量减少产后损失。江西省粮食局局长熊根泉现在就比较担心晚稻丰收后的仓容问题。他告诉本刊记者,去年下半年开始,粮食市场一直较为低迷,大量粮食压在仓库里销不出去,今年早稻启动托市,各地仓容已经很紧张了。“如果晚稻丰收,预计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也很大,仓容将更为紧张,很多地方甚至会出现无仓收粮的现象。”他说。

  根据农业部农产品(000061,股吧)加工局的调查,现阶段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率超过7%,蔬菜、马铃薯产后损耗超过15%,水果超过10%,每年有超过1亿吨的蔬菜、超过1200万吨的水果和1400万吨的马铃薯在收获后被浪费,粮食损失达400亿500亿斤,按现行市场平均价格计算,损失超过3000亿元。

  农业基础设施依旧薄弱

  在受访专家看来,透过旱涝灾害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冲击,防汛抗旱工作仍需努力补齐短板。

  之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国家防总办公室主任张志彤指出,近年来,我国干旱灾害呈现频次增加、范围扩大、损失加重的趋势,抗旱任务越来越艰巨,抗旱工作越来越趋于常态化。“就抗旱工作而言,抗旱水源工程不足、应急抗旱能力不高仍是制约抗旱工作的薄弱环节。”他说。

  连续南旱北涝极端气候下,抗旱基础设施相对缺乏的南方让这一问题更加凸显。以云南为例,张志彤表示,云南等省部分地区自2009年以来连续四年干旱,云南中部西部降水较常年偏少35成。由于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尤其是广大山区水利基础设施更为薄弱,水利化程度普遍偏低,山区、半山区群众生活生产用水极为困难。

  在此背景下,张志彤对本刊记者表示,国家防总、水利部组织已编制完成了《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20132017年)》。下一步,将尽快落实投资渠道,加快推进全国抗旱规划的组织实施,在重点易旱地区和近些年干旱频发地区先行先建,重点抓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旱情监测预警系统和抗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增强应对严重、特大干旱的综合能力。

  就防汛而言,中国水库蓄水能力逐年提升,去年汛期,全国大型水库蓄水2148亿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多2成,为下游抗旱、供水、发电、灌溉和改善生态提供了水源保障。

  但是,在我国9.8万座水库中,总体看大型水库的运行管理普遍较好、中型水库相对较好、小型水库普遍较差,仍需加强工程方面建设力度。

  为此,秦富建议,要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他说,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以应对严重干旱和洪涝灾害,国家要下决心、出重拳,加大投入,力争到2020年建设好10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粮食供给并非高枕无忧

  中国粮食连年增产,再增产的后劲是否充足?专家指出,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进一步来看,就粮食供给总量而言,秦富判断,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结构上短缺与过剩并存的态势。

  应该看到,这几年粮食连年增产,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减少粮食以外的农产品种植面积和生产能力为置换代价的,是以粮食以外的农产品自给能力降低和进口量增加为代价的,受访专家进一步指出。

  正是如此,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为本刊记者分析,今后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自给率会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但是,粮食之外的其他一些农产品进口规模会不断加大。

  这一问题的国际背景是,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和国内农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国际低价农产品持续冲击国内市场,农业对外依存度日趋加深。

  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为279亿美元,到2012年这一数字已是1757.7亿美元,其中,出口632.9亿美元,同比增4.2%;进口1124.8亿美元,同比增18.6%。贸易逆差达到491.9亿美元,同比扩大44.2%。

  专家分析,农产品进口从绝对数字而言,仍在合理水平,但从纵向发展观察,进口增长的速度较快,背后透露的信号应引起重视。

  以粮食为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2年前11个月中,中国对三大粮食净进口量已达到940.4万吨,其中稻米175.5万吨、玉米430.7万吨、小麦334.2万吨。这一数据分别是2011年同期的2.2倍、2.7倍和3.6倍。

  而且,随着绝对人口的增加、消费结构的变化、粮食能源化用途等因素,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粮食的需求量会持续扩大。

  秦富参考相关参数做的定量研究预测,到2020年,中国粮食总需求在6.04亿吨左右,如果将大豆作为油料作物考虑在内,将超过7亿吨。因此,中国粮食供给将长期面临较大压力。

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微信扫一扫: 尽“扫”天下农商情

艾格农业报告:数十种常规报告,上百份专项报告,帮助您了解农业产业,预测价格趋势。
详细常规报告请点击:http://product.cnagri.com/chanpin.html
详细专项报告请点击:http://product.cnagri.com/baogao.html
更多数据请访问艾格农业数据商城:http://shop.cnagri.com/
责任编辑:艾格农业
本文标签: 蛇年 旱涝 影响

客户服务

联系人:柴晓丽
电 话:8610 64402035
传 真:8610 64402039
Email:yao@boabc.com
 
农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