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农业网首页

粮油网 | 农资网 | 水产网 | 畜牧网 | 乳业网 | 木材纤维网 | 食品网 | 农业期货网 | 农业报告数据搜索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粮油网 > 粮油信息 > 粮食 > 正文

粮食“高连增”让优势更优

 来源: 艾格农业数据库(Cnagri Database) 点击:

  粮食高产,看天看地看苗更要看人。
  在今年小麦生产的关键时期,小麦赤霉病突如其来,大有肆虐之势。
  粮食生产形势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财政首次安排焦作市“一喷三防”技术补助资金1050万元,焦作市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农业、财政部门及时制订了实施方案和技术意见,组织5个督导组到基层督导,全市共进行“一喷三防”410万亩次,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得到及时防控,为小麦生产实现“十连增”打下了坚实基础。
  6月6日,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率领专家组对焦作市小麦高产创建进行现场实产验收,他说:“世界小麦看中国,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焦作。今年焦作小麦喜获丰收来之不易,这是焦作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持续不断狠抓小麦高产创建的结果。焦作市的小麦高产创建,为全国小麦持续稳定增产树立了样板。”
  政策引领作用大
  焦作市是闻名全国的粮食高产地区之一,从1998年成为我国黄河以北第一个吨粮市,到1999年成为全国第一个小麦千斤市,再到去年秋粮生产“八连增”、今年夏粮生产“十连增”,无不凝结着政策的引领作用、科技的支撑作用。
  焦作市委书记路国贤说:“焦作市农业基础较好,农业机械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较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稳居全省前列。我们有基础、有条件,也有责任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为全省的农业农村工作创造经验、做出示范,在粮食高产创建上走前列、做示范。”
  谈起焦作市小麦再夺高产秘诀,焦作市农业局局长王国建说:“这得益于领导重视,财政支持,科技支撑,科学管理。”
  焦作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了市级领导联系点制度。在小麦生产的关键时期,市委书记路国贤、市长孙立坤、市委副书记王明德等多次深入一线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在去年麦播、今年“三夏”期间,深入田间地头,部署农业部门全力配合、科学指导,要求工作得力,措施到位。
  焦作市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农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全市现已拥有万亩以上灌区17个,机井4万余眼,有效灌溉面积241.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4%;节水灌溉面积174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2%,居全省前列。博爱县今年上半年先后开工了5项重点水利工程,1项民生水利工程,总投资达8724万元,在全县迅速掀起了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已经建成竣工的小农水项目,让农民尝到了高效节水灌溉的甜头。6月26日,记者在该县孝敬镇的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区看到:1.7万亩管道灌溉田里,村民拧开阀门,喷涌而出的清水十几分钟就能浇灌一畦玉米;9000余亩实行微灌项目的蔬菜地里,雾状喷出的水珠洒落在菜叶上显得晶莹剔透。
  市农业部门全面贯彻落实惠农政策,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倾斜,扶持和培育种粮大户,焦作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016家,入社成员7.1万户,辐射带动农户26.5万户,覆盖率达42.7%。去年10月,焦作市被确定为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试点市,全市粮食规模种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种子企业等共195家,涉及耕地面积6.9万亩,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4%;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35.5万亩,占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的15.6%。
  农机部门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思路,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了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农机总量达64万台,农机总动力达358万千瓦,亩均动力达1.53千瓦,装备水平居全省前列;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8%,主要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8%,各类农机服务市场吸纳农村劳动力20多万人,实现农机经营收入达15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成功创建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并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贯通、旱能浇、涝能排的农业生产新格局。
  市国土部门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近年来共实施土地整理项目16个,项目建设总规模90993.15亩,新增耕地62034.75亩。武陟县北郭镇等两个乡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年直接经济收益达761.16万元。
  科技创新是法宝
  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焦作市连年增产增收,无疑得益于新品种、新技术的大力开发推广。
  中国育种界有种说法:南有“超级稻”育种家袁隆平,北有“超级麦”育种家吕平安。在7月31日召开的焦作市科技工作会议上,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平安因为在科学育种方面成绩卓著,成为焦作市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获得者。
  在焦作,积聚了一大批育种专家,形成了一批有创新力的育种公司,培育了一批在国内有广泛影响的粮食新品种。怀川、博农、农科、平安等种子企业建立了专门种子研究室,先后育成了豫麦25、豫麦41、豫麦49、豫麦58、豫麦65、豫麦49-198、平安6号、平安7号、温麦19、焦麦2号等省审和国审品种,并全部成为黄淮海麦区的主导品种。焦麦266、怀川916、焦杂粳1号、淦玉178和温玉601等小麦、玉米、水稻等一大批后续品种崭露头角,为焦作市粮食品种更新换代储备了大量资源。全市安排新品种展示田7个,展示新品种30余个,并引导农民群众不断更新品种。
  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良种良法的有机结合,使焦作市小麦单产不断实现新的飞跃。温县黄庄镇林村村民赵迎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家里种了12亩平安8号种子田,今年亩产达到550多公斤,种子公司收购种子比普通小麦价格高0.1元,一亩增收55元。
  “大力推广集成技术,狠抓关键增产技术,是焦作市小麦再夺高产的重要法宝。”市种子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刘长青说。经过数十年的成功积聚,焦作市已经培养和形成了一大批农业技术人员和良种培育队伍。各级农业部门经常性地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适时下发农田生产管理技术意见,并组织开展了“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做到技术人员到户、技术要领到人、技术措施到田。
  今年,焦作市抽调农业科技人员组成6个技术专家组,重点推广示范高产优质新品种,宣传普及集成技术,组织开展科学应变管理,为今年小麦增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品种应用上,焦作市今年主要以推广豫麦49-198、矮抗58、周麦16、周麦18等半冬性、高产优质品种为主。在播种上,合理调整和科学把握小麦播期,使用机械或精播耧播种,保证了播种质量。在播量上,重点推广精播匀播,严格控制播量。在施肥上,根据焦作市土壤有机质、氮、磷含量上升和钾、微量元素减少的实际情况,在麦播底肥的使用上,指导农民群众按照“减氮、稳磷、增钾、补微”进行配方施肥。
  强化应变管理、推广高产集成技术是焦作市粮食高产的又一法宝。按照“高产攻关、核心区示范、万亩连片、整建制推进”的模式,重点宣传推广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测土配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高产高效集成技术,逐年扩大高产创建规模,涌现出修武县郇封镇整乡推进、温县整县推进等典型,为粮食高产由点到片、由片到面全面提升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2012年,全市小麦高产创建总面积达到101.4万亩,其中万亩方29个,超高产攻关田38个,温县、孟州市、修武县郇封镇、武陟县谢旗营镇实现整建制推进。焦作市结合《焦作市2500斤粮食单产能力建设规划》,印发了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年度创建目标,细化关键措施,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组织、企业牵头、农户参与、科技支撑、财政支持的小麦高产创建合力。焦作市在高产创建示范片集中实施了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有效提高示范片建设水平。市政府在今年的财政预算中,专门安排粮食高产创建专项资金500万元,加大了对小麦高产创建的支持力度。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耕作的一次彻底革命。它的特点是有利于保水保土,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据中国农业大学系统科学实验表明,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减少水分流失60%以上、土壤流失80%以上,可增加土地休闲期贮水量14%~15%,可使土壤有机质增加0.03%,可提高小麦、玉米产量15%~17%,降低作业成本10%~15%,增加农民收入20%~30%。
  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焦作市已推广多年,全市推广深松机439台,新增小麦免耕播种机47台,玉米免耕播种机92台。全市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82.5万亩。以修武、博爱、沁阳三县为核心区,辐射带动其他县保护性耕作的发展。试验表明:保护性耕作比传统耕作亩节约成本20元左右,小麦亩增产25公斤左右,玉米亩增产20公斤左右,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平安种业董事长吕平安曾经说过:“科技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没有科技创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就没有竞争力。”对整个农业生产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
  政策引领、科技给力、农民争气、老天帮忙,这中间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正是有了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才实现了怀川大地麦浪滚滚、玉米吐穗的大好丰收景象。
  实践科学发展展示辉煌成就
  

责任编辑:艾格农业
本文标签: 粮食

客户服务

联系人:姚万军
电 话:8610 64402035
传 真:8610 64402039
Email:Service.boabc@boabc.com
 
农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