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农业网首页

粮油网 | 农资网 | 水产网 | 畜牧网 | 乳业网 | 木材纤维网 | 食品网 | 农业期货网 | 艾农邦农业食品投融资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粮油网 > 艾格视点 > 正文

玉米行业整体利润差,玉米价格难有改善

2014-01-24 10:31:00  艾格农业数据库(Cnagri Database)   点击: 请关注艾格农业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文章
分享到:


受经济增速放缓的拖累,2014年玉米价格难有明显改善。不过收储政策对玉米价格具有支撑作用,将在一定程度上夯实连玉米期价的底部,因此预计今年连玉米将以高位宽幅震荡格局为主。

  丰产预期兑现进口价格回落

  2013年玉米生长情况良好,尽管东北地区8、9月份遭遇洪涝灾害,但仅是局部地区,影响范围小,对整体产量并未构成明显影响。尤其是去年夏季东北高温、降水量偏多,对于喜温的玉米作物而言利大于弊。目前来看,丰产预期已基本定调。

  根据研究机构对2013年全国玉米生产情况的最新预测,本年度玉米播种面积为35690千公顷,同比增加1.88%;玉米产量21500万吨,同比增产4.56%;玉米主产区除河南略有减产外,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增产占全国增量的60%以上。此外,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玉米分会的统计,预计2013~2014年度国内消费量为1.975亿吨。产量大于消费量1400多万吨,库存量将进一步增加。事实上,自2012 年新产玉米上市后,市场供应已出现由偏紧转为宽松的苗头,去年国内玉米再次丰收,在进口压力持续、需求疲软前提下,新粮批量上市后阶段性供过于求的格局将有所显现。

  中国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伴随全球玉米需求浪潮的巨大扩张,中国国内的玉米消费也出现大幅上涨,一方面是饲料消费增长;另一方面是国内深加工消费增长,使国内的供求关系也发生明显的变化。近年来中国进口玉米的步伐有增无减,中国已从全球最主要的玉米出口国转变为“潜在的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中国玉米的进口情况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从2013年的情况来看,年初美玉米到港价格高于国内玉米价格,内外盘玉米价差存在着回归需求。随后受美玉米走势偏弱,连玉米表现相对抗跌的影响,内外盘玉米价差逐渐缩小。步入下半年后,由于市场预期美国玉米产量将攀升至历史最高纪录,美玉米期价一路下跌,价格创下三年来的低位水平。而国内玉米价格下滑幅度相对有限,进口玉米的利润空间被再度打开。按目前的价差,进口到港之后,进口玉米价格可能在1900元/吨左右,与蛇口港口现货价有500元左右的价差。那么巨大的价差到底会对国内玉米价格产生什么影响呢?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关注进口配额的时间窗口是否打开,就2013年而言,进口配额分布在全年,进口不会集中,因此不会对国内玉米市场形成大规模的冲击;另一方面,关注配额内进口量占全国市场容量的大小。目前国内玉米市场容量大概在2亿吨左右,如果全年进口窗口都打开,2013年720万吨的进口配额占市场供应量的比例仅在3%左右。即使价格偏差较大,也难以对市场产生方向性的影响。

  此外,从进口国别来看,我国玉米进口主要来自于美国,进口的集中度较高,一旦美国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玉米减产,将会对我国玉米和畜牧业产生很大的影响。鉴于此,中国近年来开始向更多的国家开放玉米市场,其中包括乌克兰和阿根廷等。 2012/13年度我国玉米进口量达到270.29万吨。长期来看,在国内玉米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未来我国玉米进口量持续增加的态势难以逆转。初步预计 2013/14年度我国玉米进口量为500万吨。尽管受到进口配额的限制,进口玉米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有限,不过却不能排除在关键阶段(比如市场缺乏其他题材或者基本面偏弱时)进口扩增的心理压力会对盘面构成一定拖累,对于进口方面的动向仍需要关注。

  小麦需求疲软玉米需求回归

  过去两年是小麦饲用替代最“辉煌”的阶段,2012年10月新季玉米上市后,玉米价格持续疲软,小麦价格却步步高(002251,股吧)升,小麦对玉米的比价优势丧失,一度导致小麦饲用替代量大幅缩水,至今仍维持低替代量水平。

  2013年新粮上市初期,由于新麦开秤价格不高,饲用替代还有一些优势,部分企业收购了一些小麦。但随着后期小麦价格的不断走高,小麦与玉米之间的比价处于高位,饲用小麦的需求量仍处于较低水平。一般来说,当小麦价格低于玉米价格50~100元/吨时,饲料企业便开始小麦对玉米的替代应用,目前各地区不具备小麦对玉米的替代优势。

  2013/14年度我国饲料粮需求增长态势有所放缓,结构上玉米饲料消费增长仍受益于小麦饲料消费的下降。在小麦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小麦替代玉米的价格优势减弱,小麦饲用量预计减少。预计2013/14年小麦饲用量为1600万吨,较2012/13年度下滑400万吨,较2011/12年度下滑1000万吨,在上年度经历了大量缩减之后,小麦饲料消费难以继续大减,这部分需求回归玉米。再加上去年稻谷价格相对偏高,亦有部分饲用需求回归玉米。在这种情况下,预计2013/14年度对玉米饲用消费量达1.31亿吨,较2012/13年度增加700万吨,较 2011/12年度增加1800万吨。不过即使有小麦及稻谷饲用需求的部分回归,玉米的饲用量增幅仍是放缓的,主要是因为去年养殖整体不给力,故对需求的预期仅为谨慎乐观。

  去年春节以后,猪肉价格3年一轮回的周期性魔咒再次发威。3月“黄浦江少年猪的奇幻漂流”以及H7N9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对国内饲料消费的打击可谓接二连三。受此影响,禽蛋及禽肉价格大幅下挫,延续了年初以来的回落势头,家禽养殖业损失惨重,国内生猪养殖陷入深度亏损,猪粮比价也跌破了6:1的盈亏平衡点。为保障猪肉市场平稳运行,维护养殖户利益,国家有关部门在4月和5月开展了两次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以加强生猪市场调控,稳定猪肉市场价格。两轮收储效果相比,第二轮中央冻肉收储对于猪市的提振力显著大于第一轮。

  在一系列政策及消费需求转好的刺激下,养殖价格行情于6月中旬开始止跌回升,生猪养殖业逐步走出了周期性亏损的困境,养殖利润在明显回升后重归保本区间,进而也对原料市场构成相应提振,使禽料和猪料销量呈现复苏态势。自8月下旬开始,伴随着国内饲料销量环比增长,部分地区饲料企业玉米库存消耗量开始增加。

  由于 2012/13年度国内玉米消费相对疲软,加上国内宏观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对消费的影响逐步加强,2013/14年度我国玉米消费量预计低速增长。据有关部门预计,2013/14年度国内玉米总消费为19979万吨,较2012/13年度增加979万吨,增幅5.2%。其中,预计饲用消费为12500万吨,较上年增加700万吨,增幅5.93%,高于本年度4.42%的增长速度;预计工业用消费为5500万吨,较上年增幅3.8%,高于本年度-7.0%的增长速度。

  过去两年是小麦饲用替代最“辉煌”的阶段,2012年10月新季玉米上市后,玉米价格持续疲软,小麦价格却步步高升,小麦对玉米的比价优势丧失,一度导致小麦饲用替代量大幅缩水,至今仍维持低替代量水平。

  玉米整体利润较差

  全国玉米深加工企业每年使用5000万~6000万吨玉米,占全国玉米生产量的25%~30%。2013年玉米深加工企业表现形势不佳,普遍开工率较低,整体利润较差。整个行业开工率不足50%,淀粉类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为40%~50%,而酒精类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仅为35%。10月份受新玉米上市影响,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有所恢复,但仅上升约5个百分点左右。生产淀粉每吨亏损在200元以上,生产酒精每吨亏损也在150~200元。具体来看,就淀粉行业而言,自2011年8月开始,国内淀粉行业亏损已“史无前例”地超过两年。持续的亏损局面使众多淀粉企业承压巨大,尤其资金实力不强的中小淀粉企业更是受困明显。为缓解亏损压力,去年入夏以来,停产、限产淀粉企业数量同比明显偏多,尤其是7月中下旬以来,华北山东等地部分大型淀粉厂亦进入停减产行列,而此类情况往年十分少见。目前国内玉米淀粉加工行业盈利处于低潮期,行业开工率持续走低,达到近几年最低水平。国内酒精行业的发展同样举步维艰。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酒精行业开工率持续低于历史平均值。不仅如此,国内味精行业亦大面积停产限产,柠檬酸行业大幅亏损期超过两年;而赖氨酸行业,则成为幸存者,是近年来少有的持续大幅盈利的深加工品种。

  造成玉米深加工企业目前严峻形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受去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淀粉及其深加工产品销售均出现下滑。包括食品、饮品在内的淀粉食用消费及造纸、涂料等在内的淀粉工业消费普遍表现疲软;其次,国家反腐倡廉力度加大导致酒类消费走低。2013年以来,政府严控“三公消费”,给政府采购(团购)和专卖店等传统白酒销售渠道带来了巨大的打击。而中国目前相当一部分白酒的原料为玉米;再次,玉米深加工外销产品出口需求低迷。 2010年7月,我国取消了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加之国内市场玉米价格明显高于国外,因此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价格优势;最后,2013年以来,国内养殖业出现低迷。去年持续出现的禽流感,以及黄浦江“漂猪”事件使国内养殖业整体受挫。养殖业的低迷对玉米加工副产品需求减弱,导致对淀粉生产成本的冲减能力下降,直接影响玉米加工淀粉企业收益。预计2013/14年度工业用消费为5500万吨,较上年增幅3.8%,高于本年度的 -7.0%的增长速度。

  收储政策夯实价格底部

  2013年11月1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3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玉米(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为:内蒙古、辽宁1.13元/斤,吉林1.12元/斤,黑龙江1.11元/斤。玉米临储收购水分扣量按1:1.3执行,同时按1:0.3扣价作为企业烘干费”。并指出2013年东北玉米临时收储截止时间为2014年4月30日。关于收购补贴,《通知》中提到:“符合条件的关内企业到东北产区按不低于最低收购价或临时收储价采购粳稻、玉米,国家将按140元/吨的标准给予费用补贴。”“今年东北地区搭建露天储粮设施费用标准一次性提高至117.35元/吨。”

  与往年相比,今年临储政策的出台颇有欲出还收之势。往年基本都是在11到12月份公布,去年7月份玉米临储保护价出台,政策公布的时间明显提前,这也是国家有史以来唯一一次在前一粮食年度公布玉米临储价格,且已明显向小麦、稻谷两大主要粮食品种靠拢,充分显示出国家对保证农民稳收增收工作的重视。新粮收购价格的提前给出,直接锁定了新作玉米的价格底部,从而使粮农能够更好地把握最佳售粮时机。在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相关细节再无下文。11月公布的《通知》中增加了露天搭建仓储设施的补贴费用,给予北粮南运140元/吨补贴,鼓励南方用粮企业采购东北新季玉米来解决业内担忧的临储托市“仓容不足”的担忧。此外,对于地震灾区以及粮质不佳地区也实施了区域性托市政策。通知中对各地具体开秤时间、计划收购量等问题无确切说明,仍有细节问题待后续文件解读,不过透过已经发布的临储政策信息,可以较为清晰地明确今年临储收购稳定市场的思路。

  在当前政策市仍欠明朗之际,看政策不仅要看细节,更需理解政策意图。上一年东北玉米丰收增产,且玉米质量与2013年相比明显偏好,这将在东北产区集中上量阶段使价格下行压力凸显,2013年临储收购的重点和难点是既要稳定产区价格、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更要使丰收增产背景下农户粮源能够顺畅销售变现。因此虽然当前政策细节略欠明朗,在国家护农意愿意图下,所有细节及操作办法均将为之服务。中储粮已在东北安排2017个收储库点,收储能力达到3985万吨,远超2012/13年度临储东北实际入库量,可见国家保证临储吸收能力之决心。

  此外,今年临储收购政策除上调120元/吨价格外,另有对“符合条件的关内企业到东北产区按不低于最低收购价或临时收储价采购玉米”给予140元/吨补贴。虽然对企业具体类型未有明确说明,但无论何种类型企业获得补贴,都将对关内企业采购东北玉米热情产生大幅提振作用,最终也都将以关内企业对东北玉米用量扩大的形式进行体现。今年新玉米上市后,关内用粮企业的玉米需求主要集中于华北及西北玉米,近期受水分及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华北、西北玉米供应力度逐渐趋弱。后期东北烘干玉米大量上市,140元/吨补贴将使东北玉米在关内市场价格优势得到提升,关内企业对东北玉米的需求量将在刚需基础上得到更多释放。届时,在东北临储收购的同时,关内企业更多地采购东北玉米,将形成南北两个区域对东北粮源需求的集中体现。

  供应方面,在2013/14年度国内玉米产量实现大幅增产的同时,进口玉米将继续补充市场,这意味着今年玉米供应将较为充裕。而从需求方面来看,受经济增速放缓的拖累,目前饲料养殖及深加工效益整体仍不甚乐观,未能对玉米需求构成有力提振,明年也难以有明显改善。显然,基本面供需形势不利于连玉米期价持续大幅走高。不过收储政策对玉米价格具有支撑作用,将在一定程度上夯实连玉米期价的底部,因此预计明年连玉米将以高位宽幅震荡格局为主。

摘自《中国油料市场周报

For更多内容请点击进入:“艾格农业数据库

For更多免费数据报告请点击进入“艾格农业数据共享平台





 

艾格农业报告:数十种常规报告,上百份专项报告,帮助您了解农业产业,预测价格趋势。
详细常规报告请点击:http://product.cnagri.com/chanpin.html
详细专项报告请点击:http://product.cnagri.com/baogao.html
免责声明: 本网内容部分来源于互联网转载,所述内容观点、版权及图片内容与艾格农业无关,如其他问题,我们会第一时间积极配合并协助删除处理!
本文标签: 玉米行业 利润 价格

客户服务

联系人:傅真真
电 话:8610 64403086
传 真:8610 64402039
Email:zhenzhen.fu@boabc.com
 
农业报告
 
农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