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 cannot open this page, please CLICK HERE
如果您无法浏览此邮件,请点击这里


 

2010第二届中国生猪产业峰会为养猪业导航

  在消费水平提高、产业升级的推动下,中国生猪行业蓬勃发展并呈现出规模化加速的大趋势,在此背景之下,2010第二届中国生猪产业峰会于2010年12月20-21日在浙江绍兴乔波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此次峰会由《规模E猪》&《动保一线》直投杂志社、浙江省畜牧产业协会、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

联合主办,得到了农业部畜牧业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肉类协会等相关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
  本届峰会包含四个主题专场,由浙江省畜牧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浙江省养猪行业协会秘书长何世山先生等业内知名人士分别主持;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浙江省畜牧产业协会副会长戴旭明先生致开幕词;组委会特邀的业内知名的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市场专家、金融专家、政府领导等数十人在峰会上发表演讲。
  峰会共吸引了以河南雏鹰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近300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型规模养猪企业。另有以勃林格殷格翰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青岛绿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宁波三生药业、湖南农大药业有限公司、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荷兰海波尔公司、新昌和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近百家从事养猪投入品生产企业参会。
  会议还得到了以CCTV、浙江电视台、绍兴电视台、《农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20余家知名媒体的大力支持,参会总人数超过400。
  本届会议围绕主题“规模化加速阶段大中型猪场发展瓶颈及对策”设置了“中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生猪产业发展与养殖疫病探讨”、“中国生猪产业发展模式及经营管理实战”、“生猪产业发展案例探讨”四大专场……


听各路专家讲养猪的故事
       ——记2010第二届中国生猪产业峰会名家箴言

  在刚刚结束的2010第二届中国生猪产业峰会上,来自政府、协会、生猪养殖企业、养猪投入品生产企业等各界代表人士,以其丰富的经验与多元的视角就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前景、企业管理与发展、种猪育种与疫病防治等热点话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在此,我们摘录了其中部分嘉宾的精辟语录与读者分享。

关于行业发展
乔玉锋(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生猪养殖在“十二五”期间仍然是畜牧业的核心。作为畜牧业的支柱产业,目前中国养猪业产值约1万亿,占畜牧业总产值35%,猪肉消费占肉类消费总量的65%。2010年畜牧业整体盈利水平影响到投资,也影响到2011年的发展。今年下半年养猪盈利水平上升,我们对明年的判断也是比较乐观的。另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资金重点投入到“三农”和中小企业,这些都将有利于养猪行业发展。

黄德钧(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养殖行业正处于从散养到规模化养殖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有四大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第一个是猪场的建设与管理。第二个是疫病防治。第三个是组织模式的创新。第四个是废弃物的再利用。此外,在规模化的养殖过程中,大型猪场都会面临三大问题:第一大问题就是饲料原料的扩张;第二大问题就是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治技术的突破;第三个问题就是能否把握好环境污染的治理。把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好,生猪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关于种猪育种
陈瑶生(国家生猪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里?我认为就是体现在一个长期运作的、持续的、规范的种猪育种计划,这是无法替代的。

张伟力(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在中国讲养猪,一个是“白道”,一个是“黑道”,“白道”是指普通的瘦肉型,“黑道”是指本地猪。我希望大家两者兼取。当代最先进的选猪育种方向可以归结为四句话:养大猪、养快猪、养名猪、养爱猪。
  我们不但要注意猪的生理健康,还要注意心理健康。猪要有心理健康,没有心理健康的猪是长不快的,长出来的肉也不好吃的。

关于疫病防治
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 “养中预防、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环境控制与饲养管理是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不上其他,疫苗与药物预防只是手段,诊断与监测是保障。另外,要把疫病控制的关口前移,不要过分依赖疫苗、药物。养猪生产应该考虑哪些疫病该用疫苗,哪些疫苗该用,哪些活疫苗应该少用和不用,还有该采取何种免疫程序,这些问题都应该去思考。

李晓成(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研究员、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委员):2011年猪群疫病流行动态分析:第一是猪高热病的形势依然严峻,发病率依然很高,流行态势与2010年相似,总体强度有明显下降趋势。第二是PCV2型的流行态势进一步加剧,仔猪、育肥猪发病加剧,这几年发现临床病例越来越多。第三是临床主要表现形式、指数发病率高、症状多样性、混合感染仍然是主要的因素。第四是中小规模养殖场出现疫病风险较高,流行强度较大。

童光志(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原始疫苗没有经过任何修饰,保留原始个性,效果非常好,但是不安全。常规疫苗过分强调共性,忽略个性。基因工程疫苗保留主要的,丢弃次要的。这些都是有缺陷的,我想未来的疫苗应该是怎么样的?既要保留共性,也要找回个性。未来疫苗应该是分子疫苗,这是我的一个梦想。

张桂红(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主任):如果要防控疫病,首先要提高养殖人员的素质,实施科学的饲养和生物安全措施,加上适当的疫苗免疫及兽医。免疫程序以后,可能就没有兽医的事,但我们现在都围着兽医转,这是本末倒置。防控猪病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做好每一个细节,整个猪病防控就能做好!

施明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副教授、临床兽医研究室主任):总体来讲,猪蓝耳病的控制要采取“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理念,很多问题像蓝耳病一样,我们的饲料、管理出了问题以后,才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要重视猪群的饲料管理工作,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其次要考虑预防,以预防为主,不要用了一种药,打了一个疫苗,就认为猪蓝耳病不会发了,这个做不到,所以还要综合防治。另外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着力提升猪群的先天性抵抗力。在猪群的调节过程中,要考虑使用具有一定免疫增强和抗应激作用的制剂和添加剂,但要适当……

本期关键字:规模化养殖,生猪疫病防治

与中国生猪养殖行业顶级专家面对面
 2010上半年,中国生猪行业面临着多处病患的困扰,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使其整体处于低迷状态。下半年在养殖利润逐步回升的过程中,生猪出栏价格又在政策的抑制下,并没有从颓势中完全跳跃出来,因此整个2010年生猪行业的日子过得颇为艰辛。针对这些情况,2010年第二届中国生猪产业峰会邀请了来自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顶级专家,与参会的300多家猪场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解决猪场面临的实际问题。
  
    生态化猪场未来的发展是什么?规模化猪场是否需要转型?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 乔玉锋:这个生态养猪实际上是生态养殖,我们国家一直在倡导,但是做的模式不一样,目前有这么几种模式:一种是浙江的沼气加处理,还有衢州用沼气的沼液浇果树、水稻,这个浙江的模式很特殊,但这是最好的模式,我也看过我们搞发电项目,有CDM项目的。但是这个发电项目最终的问题还是沼液的处理和沼渣的处理,还是要还田。现在还有叫有机生态农业,听说陕西一年拿2个亿,实施了养猪果树配套,搞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林果业。还有一种是我们所谓的“零排放”、自然养猪、生态养猪,搞得很热闹,但不能排除传统的模式,像我们传统的鱼、猪、鸭配套,和农田、果树、菜园、花卉配套,这都是一种模式的。中国太大了,你说哪一种模式最好,我说工程措施相应好一点,但是投资太大了,养猪赚不了两个钱,你把猪舍搞成了“猪公馆”也不可能。我认为还是四个字“因地制宜”。我认为减排是必须的,环保生态是必须的,但只能说是一个方向,现在的模式还没有哪一家是最好的,都在摸索阶段。牧原现在用的CDM项目,也是发电项目,是跟农业结合的。我们知道一个德清元,一个圣农都是CDM项目做得很好,但是这个项目上马了以后,拿的钱也多,投资也多,改造得也好。我们觉得还是尽量地用生态的措施来解决,我想现在养猪一个是高床工艺、一个干粪工艺,可能在现阶段中国的生产力条件下是比较适合的。也有全新的现代化的水泡粪的模式。我们也在总结,但是哪一个最好,我认为哪一个最省钱、哪一个最环保,哪一个就是最好,但是这个二元是背离……

规模化、标准化,让猪“肥”
 2010年刚刚结束,第二届生猪产业峰会在浙江绍兴圆满落幕。在本届峰会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众多行业专家,同时也受到了近三百家猪场的追捧,总到会人数多达436人。会议过程中,专家多次提出:规模化、标准化养猪是在正常经济条件下让本行业迅速发展起来的唯一途径。其中,规模化养猪主要是与散养相比较,规模化养猪更具经济效益也更加科学规范;标准化养猪则指在养猪品种、养殖技术、养殖水平及销售市场营销方面实现标准化。只有把握规模化、标准化,才能让养猪行业在质与量上同时实现新的飞跃……

相关报道:
微博专题报道:
农业公社:2010第二届中国生猪产业全程微博直播
视频报道:
CCTV-7《聚焦三农》:2010第二届中国生猪产业峰会
浙江电视台:2010第二届中国生猪产业峰会
绍兴电视台:2010第二届生猪产业峰会在绍兴县举行
中国饲料在线:2010第二届中国生猪产业峰会圆满结束
文字报道:
中央电视台:2010第二届中国生猪产业峰会隆重开幕
浙江电视台:2010第二届中国生猪产业峰会
新农村商报:生猪养殖进入“规模化加速阶段”
新农村商报:猪疥疮冬春频发 防治有办法
中国消费报:2010第二届中国生猪产业峰会隆重开幕





如需长期免费收阅本刊或有合作意向,请联系
联系人:杨渝 金鑫 常志远
电话:010-64402865 64403068 64403116
传真:010-64402039
邮箱:yu.yang@boabc.com boabc@sina.cn
地址:北京市西坝河南路1号金泰大厦908室
邮编:100028
合作方式:投稿、专题采访、咨询服务、投融资服务、研究报告、市场调研、广告发布、信息发布、会议会展合作等。

制作出版:市场部  主编:杨渝  编辑:金鑫 常志远 赵倩  制作:何长辉 吴艳艳
免责申明:本刊内容仅供参考,独家观点内容如非允许,请勿转载;如本刊其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